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想像力的翅膀:三個女孩面對困難的三個故事

從一篇「政治正確」的課文開始

簡媜的〈河川證據〉是翰林高中版本選入的文章。整體而言,這是一篇很政治正確的文章。簡媜提到了河川保育的重要,還有童年的美好──提到這兩件事,不會有人提出反對意見,這是活在現代人心底的共識。

但,共識並不等於感動。我願意保育河川、海洋,和〈河川證據〉自然是八竿子打不著關係。〈河川證據〉打動我的,竟只是佔整個篇幅 1/20 左右的幾句話,那是小小的簡媜,在苦難之中,用想像力建構了另一個世界。

想像力的世界,是最美的世界 (網址來源:https://goo.gl/iJDgq5)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說出影響力,給我的三個影響力


我想,2017年的11.26到12.17號這段時間,會成為我這幾年很重要的一段時間

其實,學習的不只是三件事情,但我想,濃縮成三件事,我比較容易記著,帶在生活中


【學習找故事的SENCE】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沒有什麼故事的人。但在這三個禮拜的過程中,我居然準備了戀愛版、姐姐版和教學版的三套故事。

一開始,我原本打算用姐姐版的故事參加比賽,當時我不覺得自己在教學上碰過什麼挫折,或者應該說,我根本沒把那些挫折當挫折~~並不是因為我很厲害,而是跟我喜歡教書的熱情相比,挫折只是小菜一疊

後來信仁鼓勵我,可以朝「堅持」的方向去想,找出幾個故事證明我的堅持。
這樣東拼西湊的回想過往,居然讓我發現,原來,教學真的有很多東西可講。

我們對別人總是充滿好奇,覺得他們一定有很多故事。如果把這好奇心放回自己的過往,會發現,自己也是有說不完的故事

2017年12月7日 星期四

一張衛生紙,也能說出好故事

當衛生組長,已經第三年了,很意外的,「衛生紙」這個看似不起眼的事物,居然也成了我生活的觀察


故事高手,就是能在衛生紙上做文章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故事來了,〈赤壁賦〉的花期還會遠嗎?

大陸學者余秋雨在〈東坡突圍〉中,敘述他和台灣的編輯聊到蘇東坡,相談勝歡,於是有了這樣的欣喜:「他(蘇東坡)的作品是中國文人的通用電碼,一點就著,哪怕是深山半夜,海峽阻隔,素昧平生。」


余秋雨這段話說對了一半,蘇東坡的作品確實很有名;然而跟作品相比,我們更熟悉的是他的生平故事:蘇東坡和東坡肉的淵源、蘇東坡和佛印和尚的鬥智、蘇東坡和愛妾朝雲(學生不解一個中年大叔為什麼可以娶到小蘿莉)

如果蘇東坡的作品,尤其是高中生必讀的〈前赤壁賦〉(簡稱〈赤壁賦〉)也能加入故事,那該多好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好的學習,是一個會向前滾動的輪子

精彩的推理小說,往往是這樣布局:

小鎮上發生了一件離奇的事,A B C看似不相關的人事物,卻因這件事漸漸靠攏在一起,最後拼湊出一個驚人的真相......


推理小說魅力在於,看似不相關的事,卻能拼湊真相。圖片來源:https://goo.gl/TaeQHV

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

四週,透視廣告沒說出的真相;唐崇達老師文案課心得

故事,從一張海報開始

一個多月前,我做了一張海報


如果是你,看到這張海報,會想來參加健康體位營嗎

原先以為,只要活動好,就不怕沒人。但我錯了,等了兩個禮拜,只來了兩,個,人
對,沒錯,就是兩個人

我強烈的意識到:宣傳出了大問題。 這時,即將到來的,唐崇達老師的文案課,如同大海中的浮木,我想緊緊抓住它

別再只是告訴學生「這課你應該學什麼」,而是讓他們問自己「我想在這課拿走什麼」

前些天,我和一位他校的高中生閒聊,有段內容是關於她的高中國文老師。
這位高中生說:「我有A,B兩位國文老師。A老師上課時會先告訴我們這篇課文在說什麼,然後帶我們讀課文,印證這篇課文確實是在講這些事。」
她吞了一口口水,繼續說:「B老師上課時,總是先問幾個問題讓我們想,然後帶我們去看,課文是如何解釋這些問題的」

說完後,她賊賊的看著我,問我:「猜猜看,我比較喜歡上哪個老師的課」

2017年10月9日 星期一

精準學習:原來,直覺是可以練習的

你有沒有過一種失落: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但為什麼每次把選項篩選到剩下A和B時,你常常挑到錯誤的那一個?或者,你明明做很多了,還是常被質疑。

你有沒有過一種期待:希望在自己專業領域中,擁有準確而驚人的直覺,讓你說不上來為什麼,但工作卻越做越好?

我有過這種失落,也有過這種期待。

如果你和我一樣,那麼成甲的《精準學習》,很適合想要培養精準直覺的我們

圖片來源:https://goo.gl/H8Vw6v

2017年10月8日 星期日

從情境開始:三個步驟讓學生靠近墨子和燭之武,靠近說服

教高中國文的古文,教師可以轉述文意,可以闡揚文章中要寄寓的道理,也可以做生命教育。正因為古文必須在現代求生存,所以教師要有能力賦予它值得生存的理由。

我嘗試過轉述文意,學生覺得「他自己看翻譯本也可以」;我嘗試過闡揚寄寓道理,有些學生感動,但仍有人覺得「討厭說教」,後來,這幾年,我花最多力氣的,就是在古文中做生命教育。我很喜歡這麼做,因為眼神發亮的學生更多了。可是與此同時,還是有學生覺得這些與他不相干。

幾番思索,試錯,學習;我想,如果在高中國文的教學中,設計學生能投入,能理解的情境,那麼是不是我不用再耗盡口水,卻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呢?


用情境點亮學生和古文的連結
有了這樣的想法,課堂中問題延伸,不再只是做一些假設性的問答,而是真的讓學生走到情境中

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文章中的人物總是「活」不起來?用二維表格搶救一下吧

如果你和朋友聊起一本小說,很常見的對話會是:「這本小說你最喜歡哪個人?」
網路上也從來不乏「你最喜歡金庸筆下的哪位女主角?」這類的問題

學生間也會聊:「〈黃泉之狩〉中,你喜歡季薰還是魈?」

或者是可以這樣說:人物的樣貌夠不夠生動,夠不夠立體,是閱讀時很重要的體驗。


一種人有一種個性。好的人物描寫能讓每張臉孔現形 (圖片來源:https://goo.gl/cp9b9c)


厲害的人物描寫,不會主動告訴我們人物的個性,而是透過人物自己的言語和行動,讓他們自己告訴讀者「Who  I  am」。

該如何讓筆下的人物「活」起來,讓他們訴說「Who  I am」呢?

2017年9月8日 星期五

手機開機,影像表達力開機

在孩子舉起未來前,請先給他一個支點

講台上,講者激情地說道:「未來,有六成的工作現在都還沒出現。所以,教育不能只教孩子固定的知識,我們還要教孩子帶得走的能力,終身學習的能力。」

講台下,我也萬分激情。握緊拳頭對自己說:「對,我要交出能面對未來挑戰的孩子」

激情過後,我在課堂上推動「影響力」,找到適當時機就叫學生寫出他們未來想在哪個部分發揮影響力。我覺得,只有看得到未來,他們才願意在現在努力,在現在吃苦。也才能擁有挑戰未來的能力

一份份和影響力相關的學習單,一個個要改變世界的宣言,都是學生為了愛我(分數)而擠出來的肺腑之言(大道理)。我改著改著察覺自己的好高騖遠。
說句大實話,未來會更好還是會更壞,誰也無法說誰預測的準確,談影響力對大多數十六歲的孩子來說,確實是不夠具體的要求。


於是我重新調整帶孩子「面對外來挑戰」的策略:與其奢求他們要擁有對世界產生影響力的決心;不如教他們「有效對外表達」的技能,當他們有天找到自己想產生影響力的地方,這份技能會幫助他們向全世界表達。
影響力課程就慢慢調整成表達力課程。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舉起地球」

這句話放在表達力課程,就會是:「在孩子舉起未來前,請先給他一個名為表達力的支點」


能舉起未來世界的支點之一,或許就是表達力

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開學前,我最想送給學生的見面禮:找到屬於自己的寧靜

2007年,簡媜寫了一本書《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裡頭敘述他們帶著兒子到美國遊學時,老師送給班上學生的十二個禮物。這十二個禮物都是很便宜,很容易取得的,但是在老師的巧思下,禮物被賦予象徵,成了對孩子的溫柔和期待。

這本書出版後在教育界非常風行,頭幾年我也都在課堂和學生分享。然而我的健忘讓我淡忘這本書,開學的第一堂課好像又恢復往常的授課規定。

今年暑假,似乎又有些不同。行政工作和暑期輔導讓我始終保持在工作狀態,但又不像學期中如此忙碌,於是就多了看書的時間。看這看著,我又跌入了教師的溫柔:開學時,我想和學生分享兩本書,當做見面禮。



能夠安排自己的時間和內心,生活也會變得更具體

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高中國文為什麼常常被視為「浪費時間」的科目?最根本的原因只有四個字

前幾天,《哲學哲學雞蛋糕》的作者朱家安在臉書上發表一篇文章:


此文一出,引起不少民眾的認同/反對,以及不少國文老師的滅火。
朱家安事後也認為自己的說法過於偏頗,但他的言論還是再次點名一個事實:「社會上多數人覺得國文沒啥用」

問題出在國文老師嗎?要知道,「老師」在中文系的出路中,是非常前面的生涯選項,換句話說,能當國文老師的人,在中文系和中文知識以及表述能力等方面,通常都不是省油的燈。


那麼優秀的一群人,為什麼讓國文教學陷入如此狼狽的場面?我的答案只有四個字:學,用,落,差

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范進中舉:一篇來自三百年前的「反考試宣言」,放在教科書時該如何解讀?

高中國文課本幾乎就是為了大考而編定的一本書。雖然大考國文沒有範圍,但整體而言,所謂三十篇核心古文,以及A類選文,是任何一個想要在學測中拿好成績的學生,必須熟讀的篇章。

出自《儒林外史》的〈范進中舉〉,正是道道地地的A類選文
(A類選文就是四家以上出版社收錄的文章)

故事的內容是敘述老童生范進,從20歲到54歲參加科舉考試都未錄取,導致自己變得畏畏縮縮。後來好不容易考上舉人,身邊的人也從對他吐口水,到巴結諂媚


讓我覺得最諷刺的,正是〈范進中舉〉的意識型態:這是一篇反八股考試的諷刺小說。然而,我們卻為了現今的「考試」苦讀它。然後在白紙黑字上言不由衷的寫著「《儒林外史》尤重在批評科舉制度的流弊,揭露儒林群像的醜態」。

藉著寫出舊時代反八股考試的思想,在新時代的考試中得到高分

因此,對我來說,上〈范進中舉〉最難的不是事件及人物的描寫技巧,而是我用什麼心態上這課課文。


《儒林外史》當成一本小說來讀的時候,主題鮮明。但當成大考選文時,就不僅僅是「反科舉」那麼簡單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簡單規則,大膽玩,創造教室裡的新風景:「教學技巧工作坊一班」課後心得

身為老師的我們,日復一日地進行教學,如果要請你為教學下一個定義,你會怎麼說呢?
福哥說:「教學是一門藝術,但同時教學也是一門技術


藝術牽涉到天賦,毅力,風格,但技術卻可以模仿、學習、傳承。

或許我頗具文學天賦,但絕對沒有教學天賦,到現在我都記得教書第一年種種光怪陸離的慘狀XD,要不是後來碰見我生命中的恩人:采儒,我可能還要摸索好久才搞清楚教學是怎麼回事

把技術學起來,現學現用,讓技術融入自己的風格,才能讓全然沒有教學天賦的我,把技術變藝術,有「技近乎道」的機會

帶著這樣的信念,我走進「教學技巧工作坊」的教室


「教學技巧工作坊」不標榜高大上的道理,明確說課程教的是「教學技巧」。但,收穫遠不止這些

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我的「四管」行政:這輩子,很高興我做了一件不在生涯規畫中的事

 2014年的8月,我接下一份完全不在生涯規畫中的工作:衛生組長。而社會上對「校園行政」所做的評論,絕大部分的結論都指向:行政吃力不討好,導致行政大逃亡,每年都只好讓菜鳥來當行政

行政真的有這麼恐怖嗎?(是的真的很恐怖),到底要怎樣才能避免當行政?(應該是明確拒絕,但我當初沒做到),半推半就當了行政該怎麼辦?(就是讓自己帶著傷痕和收穫離開,喔,或者是升遷)


大多數新手教師能夠想像的行政職,通常都和教務有關,比方說,天下第一大組教學組,或者是負責招生和編班的註冊組。相對來說,「衛生組」帶點神秘色彩,也有人認為這就是一個「管掃具和掃地」的工作(要這麼說也沒錯啦)

如果你不幸(或是不幸中的大幸)當了衛生組長,或者僅僅是好奇這個行政職在做什麼,都希望接下來的分享,對你能有些收穫


辦理健康促進計畫是衛生組每年度的重大工作

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閱讀筆記七:被「追求完美」困擾嗎?行動力,會是好的解藥。一起來讀《人生準備40%就衝了》

從速讀回到閱讀
 前陣子決定嘗試用Xdite提供的方法來閱讀,希望自己可以在30分鐘內讀完一本書並做完筆記(連結在此)。不過試行一陣子後,發現自己還是更能從「逐段」的閱讀模式中得到收穫(也比逐字逐句有效率)。
但是Xdite提供的閱讀表格(點我)非常實用,即使不是速讀,還是能夠幫助我們閱讀更有目標,更聚焦,也更能攜帶知識,把知識進化成能力

閱讀最大的作用,就是把文字轉換成自身的能量(圖片來源)
這次閱讀的書籍是謝文憲,憲哥的《人生準備40%就衝了》,這本書,適合追求卓越,想提升判斷能力,或是想更具行動力的人。我想問這本書的問題是「如何讓只有40%把握的行動得到成功」,以下是我在這本書找到的答案:


40%的心法:勇敢拒絕完美
要如何在「準備40%」的狀況下敢於往前衝呢,第一個關卡就是心裡怎麼想。憲哥說:「不須凡事追求完美,抓住關鍵就好」,徘徊不前時,問自己「If not now,when?」,告訴自己「不去做的風險,一定大於去做的風險」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閱讀筆記六:你是學習者、教師、父母三種身分的其中一種嗎?來試試《刻意練習》吧

「我不想學數學了。數學好難,而且老師教得好無聊,我覺得我不是這塊料」
「學校學的東西我都沒有興趣,而且我根本不知道學這些東西要幹麻。為什麼老師上課不能像打電動一樣有趣呢」

如果你跟著我,來到教育的第一現場,訪問學生,一定不難聽到上述的論點。


在高壓教育以及快樂學習間,我們能不能有另一種選擇呢

讓天賦自由帶來的教育困境

這幾年最夯的教育理論,便是「讓天賦自由」。學校教育首先成為被檢討的對象:教育把所有的人塞入一樣的模子,扼殺了多元的天賦,學習變成痛苦的牢籠。真正的教育,應該讓孩子發展天賦,當孩子找到天賦,他便能在學習中得到快樂。

身為一個老師,我一直都贊成教師應該更努力讓教學變得更實用,有效,或是燃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我也願意承認自己很多地方做得不夠好。也批判「只看成績」的思維。

然而,另一方面,過度強調天賦自由,強調快樂學習,卻也使許多學生,以「無聊」「沒興趣」當擋箭牌,理直氣壯地拒絕學習。

說真的,學習的本質本來就不是快樂的。喜愛中文如我,也常唸書唸到覺得噁心想吐,也曾在眾人狂歡的跨年及聖誕夜,忍著無聊,一字一句的閱讀古籍,比對,歸納,只為了能在書海間找到一塊自己能夠發言的空間
教師無法改變學習「必須辛苦付出」的本質,充其量是透過設計,讓學習變稍加有趣,有挑戰性。

在高壓學習以及快樂學習間,我們能不能有其他的選擇呢?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一篇作文最可貴的地方在於「觀點」:大考作文一定要導向積極正向的人生觀嗎?

昨日看見一則新聞報導,內容是關於今年的指考國文作文,教授們改了三分之一,尚未出現A+的佳作
指考國文作文已閱卷三分之一,還未出現A+精彩佳作


這讓我想起兩年前,2015年的指考:
「如何?題目寫得還順手嗎?『審己度人』,我們在〈典論論文〉談過,你一定沒問題吧」指考剛落幕,我趕緊傳訊息問子綾 ,關心她的考試狀況。

「老師,我就照著題目希望我們做的,半真半假的寫出一個故事。說自己有『審己度人』,可是我也搞不清楚這樣寫會不會拿高分。而且我不喜歡批評別人啊」

作文題目該怎麼出?才能考出學生的觀點和思辨力?(圖片出處

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來自兩位高中國文老師的真實經驗:幫學生設計有溫度的暑假作業

暑假到了,學生暫別校園的規律生活,至少在暑期輔導前,他們都會有段可以自主學習利用的時光。身為父母或老師,到底該幫他們設計暑假規劃表,還是讓他們一直玩呢?
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思考,TT面膜的執行長,日前在臉書PO上自己幫孩子安排的暑假作息表,意外地引起正反兩極評價


暑假,到底該讓孩子純粹玩,還是邊玩邊學呢

有人對這份作息表比了大拇指,也有人跳出來反對,表示討厭「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思維。身兼教育者和母親的我,倒是覺得和學生/孩子一起安排有意義的暑假生活非常必須。學會利用時間這件事,如果能從小教起,確實能避免「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遺憾(好啦,我是有點懊悔自己浪費過太多暑假)
這份扎實的課表,有什麼特色?還有其他可能嗎?

從刻意練習到生活練習
這一份課表的課程可以大略區分成語言和運動兩塊。搭配授課老師的名字,看起來是很完整而密集的學習計畫。如果課程安排得當,這樣密集的學習,加上老師的及時回饋與修正,很接近最近很夯的學習概念「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好不好呢?當然很好。因為它說明的道理是:「以有效率的學習方式取代快樂學習」。讓學習快樂無可厚非,但快樂變成學習的最重要條件時,那何嘗不是另一種危險呢?

不過刻意練習的目標導向,總讓人覺得少了溫度和生活,如果這份課表,也能涵蓋「生活練習」,給予孩子/學生的暑假體驗會更真實
(補充:感謝熱心版友分享:
高度專注力的刻意練習應該只能三四個小時)
什麼是生活練習呢?簡單的說,就是給學生 / 孩子一個融入在日常生活的任務,讓他們獨立完成,或是陪他們一起完成
接著我想分享的是兩個很符合我心中「生活練習」的作業,設計出這兩份作業的國文老師,也都看見學生對作業的投入,以及從中獲得的生活體驗

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孩子學齡前,沒和他一起玩「漢字傳說」就虧大了:國文老師陪孩子玩漢字傳說的三個收穫

「霏霏馬麻,霏霏認字的能力非常好喔,她已經會認全班小朋友的名字了,這對小班的孩子來說,相當不容易呢」
翻閱親師聯絡簿,我看見幼兒園老師對霏霏的讚美


「馬麻,我剛剛看到招牌上有『中』這個字耶」
從全聯福利中心出來,霏霏開心的比手畫腳,用又軟又甜的童音跟我說著

四歲的霏霏,這一陣子開始表現出對認字的濃厚興趣,當媽媽的我也就順水推舟,開始留意怎麼陪霏霏認字會更有趣。與其從注音拼讀開始,我的打算是直接認識國字



漢字背後的故事,會讓孩子展開一場精彩認字旅程

身為一個高中國文老師,當然會更在意自己小孩的語文教育,但說實在話,我並非幼教領域的專業,很多事情還是要請教專家。就在我打算展開「字感教學」的模式時,專研甲骨文好長一段時間的好友小祺,介紹我這款他們精心籌劃的「漢字傳說」;小祺的保證,以及這款桌遊是和愛樂事合作,品質雙重把關,話不多說,趕緊開箱和女兒玩。

這款桌遊的玩法,已經有部落客分享過了(點我)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相,果,男」等54個漢字的現行楷書與甲骨文,金文對照,玩家對照成功就可累積積分。

現在入手這款桌遊也三個月了,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看見霏霏三階段的成長:圖文配對力,相似字辨別力,看字說故事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呈現,對我來說就是「字感」的表現。(我的字感定義,和華德福的字感教學,是不同的喔。不過我對華德福的理論很有興趣)

2017年6月29日 星期四

三大理由,國文再差,你也不該不讀〈諫逐客書〉(下集:站在高峰的下一步)

現代名人養狗不稀奇,當初女神林依晨領養狗狗,取名林COCO,社群媒體一片叫好。其實,古代養狗的名人也不少。蘇東坡就曾留下「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左手牽著大黃狗),右擎蒼」的詞句。考古學還發現,秦代還有狗狗的陵墓,可見狗的地位之高。而因為養狗養出一句成語的,就是李斯的「東門黃犬」了。東門黃犬,是李斯從人生高峰摔下時,最深的感嘆

秦朝末年,丞相李斯被誣以謀反的罪名入獄,秦二世派宦官趙高去審理他的案子。趙高本來與李斯有仇,便乘機把他的家族和賓客全部抓起來,李斯被屈打成招被判死刑,李斯在行刑前對兒子說:說多想與他牽著黃狗到東門外去打獵

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三大理由,國文再差,你也不該不讀〈諫逐客書〉(中集:利用社群認同和損失厭惡來進行說服)

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經驗,正打算戒掉看韓劇的習慣時,看見facebook上,好友們紛紛表示自己開始追了哪齣戲,因而得到什麼人生啟發——於是,社群的強大力量,讓你再次投入電視劇的懷抱?
另一個經驗是,假如你去買鹹酥雞,老闆先是抓了一大把秤重,然後一直減少秤重籃裡的雞肉,這時你心裡大概會覺得老闆很小氣;反之,老闆秤重後,又多夾了幾塊雞肉到秤重籃,你是不是覺得很開心,覺得老闆人真好呢?

說服是場心理遊戲,掌握心法和技法才能成功

第一個經驗說明社群認同的力量,第二個經驗驗證「損失厭惡」的心理用現代的眼光來看,說出這兩個理論不足為奇,難的同時運用它們來進行說服。距今兩千多年的李斯,即使沒有這些理論基礎,卻不著痕跡地使用在〈諫逐客書〉中,打動秦王政,讓他取消逐客命令。
這就是我們該讀〈諫逐客書〉的第二個理由:利用社群認同和損失厭惡來進行說服

2017年6月24日 星期六

三大理由,國文再差,你也不該不讀〈諫逐客書〉(上集:化危機為轉機的行動力)

下課時,一向能言善道,得理不饒人的信元跑來講桌前找我,跟我解釋他這幾天上課意興闌珊的原因
「老師,你知道嗎?前幾天園遊會,班上同學一堆事情都辦不好,我看不下去,就跟他們說這樣做很沒效率,應該怎麼怎麼做才對;但那些人不但不聽我的意見,反而在背後講我壞話,現在班上幾乎沒人要理我了」


看著信元沮喪的樣子,我請他念出黑板上的一句話:「〈諫逐客書〉中的生命教育:化危機為轉機」


面對危機,只有展開行動才能扭轉

化危機為轉機的行動,取代心靈雞湯
高中國文中的許多作者,都是因為人生遇到了危機,有感而發而落筆成文;李斯的生命,也多次遇到危機,年少時的李斯,遇到危機時,不是發發心靈雞湯的文章,而是展開了行動。

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不要再要下一個李家同事件發生,一場好演講的隱藏版靈魂人物:策劃者

 六月,是畢業的時節,各大專院都希望能在畢業典禮當天邀請到有影響力的名人到校致詞,好的演講和名人本身的光環相互輝映。於是,在2017年的6月,金門大學邀請了李家同教授,為畢業生致詞。

後來的故事就廣為人知了:金門大學的學生在李家同致詞時,三三兩兩的走出禮堂,搞到李家同勃然大怒,砲轟學生要尊重師長,像個大學生 (李家同金門大學演講報導

報導一出,有人嗆聲李家同,說他演講內容跟不上時代又玻璃心;有人讚聲李家同,說現在學生的學習態度出了問題,不在乎他人感受又重視自我·····救火的滅火的紛紛上陣,好不熱鬧。


一場成功的演講,應當是好的講者,好的聽者,和好的籌劃者之間的有效溝通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報告老師,有人作弊

2010年的11月,是我擁有「老師」這個頭銜的第一年。我全心全意愛著自己導師班的孩子,覺得他們是善與美的化身。直到有一天,小醇神秘兮兮的磨蹭到我身邊,跟我說:「老師,你知道嗎,上一堂課你在考默寫,然後轉頭寫黑板時,班上很多人都在看小抄耶」
我將信將疑,但又覺得我的孩子都是最善良的,於是決定下一堂課提醒他們別作弊。在我的叮嚀下,孩子們都乖巧的點頭,我也絲毫不覺得需要繼續追究。我回想高中時期的自己,完全不會有作弊念頭,竟理所當然的認為我的學生應該也是有同樣的想法。更何況我不是營造了一個充滿愛而不功利的教學環境嗎?


很快地到了12月,學校的段考,我在樓梯間遇見小醇。只見她淚眼汪汪,我趕緊攔住她,探問發生什麼事情。
小醇那句話,七年後我回想起來,都還是覺得自己的心突然結冰;她說:「老師,你知道嗎,剛剛考試時,班上有十幾個同學,集,體,作,弊。我那麼認真念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集體作弊,那四個字說的那麼緩,那麼痛,沒一個字是指責我,但我卻感受千言萬語的指責


有考試就有作弊,是制度的問題還是人性的問題?

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一桿稱仔〉:追求公平時,要留心身邊的潛規則和表面公平

幼兒園時期的我,很不喜歡吃蛋糕,所以每次遇到有蛋糕的慶祝會,總是很頭痛。一來老師會要求我們不要浪費食物,要把蛋糕吃進肚子。二來,老師會為了公平,讓每個人得到一樣大小的蛋糕。偶爾我也會跟老師反映,我可以拿小一點的蛋糕嗎?老師嘴巴上是答應了,但她心裡大概還被「公平」制約,所以那蛋糕真的只有「小一點點」
接下來的情形很容易想像,我吃半天蛋糕還剩很多,而愛吃的同學對我剩下的蛋糕虎視眈眈

當了老師以後,不時會聽到學生的投訴,說這不公平,那不公平,小時候我不是很喜歡的「公平」,卻是學生非常在意的事情,這些衝突慢慢匯聚成我心裡的一個問號:「什麼是公平」

表面上的公平,就像是冰山一角,不能代表真正的公平

賴和的〈一桿稱仔〉恰好也提到這個議題

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好人為什麼沒有好報?從司馬遷,桑德伯格到齊柏林

2017年6月10號中午,一架直升機從花蓮長虹橋墜落,炸掉了三個人的生命,其中一位,就是拍攝「台灣之美」的導演:齊柏林。當時他正為「台灣之美第二集」進行空拍
消息一出,臉書上的悼念文迅速洗版:這麼有理念的人,他正在進行的又是這麼有理念的事,為什麼結局卻是如此荒腔走板

看見我們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台灣,這樣美的畫面,是用性命拼搏而來

齊柏林的兒子發表了兩個感想:

(一)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耶非也
(二) 愛台灣賺不了錢


這些感想很快被報章媒體報導出來,不過標題大多是:

齊柏林拍紀錄片墜機兒嘆:愛台灣賺不了錢

齊柏林導演給我們什麼啟示?兒「2點回應」:愛台灣賺不了錢

齊柏林驟逝兒子開腔談最大啟示:愛台灣賺不了錢


愛台灣賺不了錢,是消極負面的結論。我更願意去想的,其實是另一個問題: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耶非耶(白話翻譯:好人為什麼沒有好報)
因為這個問題,兩千年前就有人問過了,那個人就是司馬遷,兩年前也有另一個人問過這個問題,那就是臉書營運長桑德伯格。而我們也都曾在『好心沒好報』的挫折中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

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藏在〈出師表〉中寶藏:有效說教與徵才的招數

在高中的國文課本裡,我們大抵都聽過:「讀〈出師表〉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這句千古傳唱的話,壓縮到國文課本後,顯得有點蒼白。

但我們若因此不讀〈出師表〉就太可惜了,這篇文章即使放到現在,仍有寶藏!〈出師表〉透露有效說教,有效徵才的招數
每年的6月,是各社團要交接選幹部,討論新年度計畫的重要時刻。我告訴學生,找到〈出師表〉的寶藏,在社團中,你可以更順利操作以下兩件事情:
一、在班級或社團,希望成員配合度更高時的可行方法
二、社團要招募新血時,如何找到理想社員





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

用人格心理測驗,和課文作者互動吧

「我叫張士豪,天蠍座O型,游泳隊吉他社」
這是2002 年,電影〈藍色大門〉裡,張士豪對孟克柔的青春告白。他一共說了三次
不管是步入中年的我們,或是正值高中生活的青少年,看到這句自我介紹,都會忍不住嘴角上揚。

世界太複雜,於是我們從年少開始,學著用星座,用血型這些既定的人格分析,捕捉自己和他人的輪廓。我們一邊畫輪廓一邊長大,在輪廓內加入各式趣味的,學術的,準的,不準的人格心理測驗。我們的人生,除了悲傷快樂,泡泡可樂,是的,還有人格心理測驗


搜尋google心理測驗,會發現類別目不暇給

2017年5月30日 星期二

文章怎麼開場?先看看你喜歡怎麼吃便當吧


回想一下自己平常吃便當的習慣,並從以下三個選項選出跟自己習慣最相近的說明
一:當然是先吃自己最喜歡的啊,喀滋喀滋
二:先把比較不喜歡的吃掉,這樣才不會浪費
三:很均勻地一口飯配一口肉,一口飯配一口菜

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吃便當順序

今天要來分享的是:「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文章開頭」
平日教學生寫作,總是會跟他們強調:「開頭很重要」
但是開頭方法百百款,有引用名言,有借景抒情,有懸疑法,有層遞法......究竟什麼方法最好用呢?
我的答案是:看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關於吃便當,你選好答案了嗎?

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安排儀式,好好說再見

我曾經很不顧一切代價的愛過一個人
然而那段感情卻有一個很心碎的結局:對方給了我一個難以接受的分開理由,然後拒絕我所有苦苦哀求的再見一面,拒接我的電話。最後,他成功地讓我消失在他的新生活中
而我一度頹廢到覺得自己無法完成研究所學業
後來,我也有自己的新生活,過往就像是鏡花水月不復存焉。但那段頹廢的日子卻總是讓我懊悔,我花了大把時間補回那些空白卻總是補不好。
如果當初有好好說再見,那些年我的心裡不會一直缺個口,拼命的用頹廢去填補。
從此對我來說,人生不只有面對生死才有告別,在生離時,也該好好告別(說再見)


學會說再見,我們才能繼續往前走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高中生能夠像TED講者一樣,說出精彩又具影響力的故事嗎


「今天我想要分享的是:新豐高中喚醒我的三個天賦,勇敢,樂觀和夢想」

2016年 5月9日,是我們幾位老師,為高三已入取大學的學生,開設的表達力課程的最後一次上課。這次上課,我們要求學生要上台進行5~10分鐘的簡報
已確定入取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的小芸,是最後一個發表的學生,在開場時,還有那麼一點生澀。但又有一種努力和隱藏的爆發力,我在旁專注地聆聽著,三週,六節課的簡報課程,她有收穫嗎?她會怎麼呈現呢?

上台時間過了三分鐘,小芸說:「在1200人面前主持教師節特別節目,也許旁人覺得我表現得很好,很可愛。可是你們不會知道,從頭到尾,我的腳都在發抖。」

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北投硫穴記〉:我們可以學到的三個精神:勇敢,好奇,謹慎


「進入這片毛棘叢中時,千萬要小心啊。」
導遊的話音剛落,我便覺得自己腳下踩著一個長條狀的生物,
牠緩緩地,緩緩地,蠕動
「啊~~」我放聲尖叫,伸出手想抓住走在前面的導遊,可是,長得比人還高的茅草,遮蔽我的視線,我根本不知道導遊的方位
我只知道,在這豔陽下,前一分鐘還揮汗如雨,熱到即將融化的我,竟冒出了冷汗......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張愛玲〈天才夢〉:天才的三部曲:發現天賦、面對侷限、敢於幻想


說起才女張愛玲,我們往往會想到她是「可是瑞凡,我們回不去了」這句經典對白的原創,如果撥開外層種種的戲謔,讓它回歸一對曾經戀人的對白,這句話其實是透徹到蒼涼。蒼涼,幾乎是張愛玲筆下鋪展出的人世絮語。而〈天才夢〉倒是在蒼涼之外,還透顯出一種人生的韌性、樂觀,在張愛玲的作品中,獨樹一格

天才夢中的張愛玲,在天賦和侷限間展開自我對話
她擁有與生俱來的文學、音樂、美術天賦;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卻像個白癡,害怕與人相處,不會削蘋果。她試圖改善卻徒勞無功,全文最後以一種無奈又自負的語調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全文連結)
不只是張愛玲,我們也都帶著天賦與侷限在生存中找意義,希望能完成自己生命中的天才夢
因此,我和學生共讀天才夢時,就設定了「發現天賦」「面對侷限」「敢於作夢」作為課程進展


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郁離子選》:像劉伯溫一樣說故事,也許關鍵就在回收桶裡

【來自仙女的靈感】 之前看見仙女老師分享她上郁離子的方法 (點我) 又想起她曾經告訴我,讓學生能夠「體驗」式教學裡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不是不懂體驗式教學對學生的幫助,只是除了「桌遊」,我對推動體驗式遊戲教學很沒信心。只要一兩雙不夠友善的眼神,只要一兩個不夠投入的學生,我就會很緊張,很氣餒,很挫折 (雖然我表面上會裝作若無其事)
不過,我真的很喜歡「用回收品做物品」「用物品說故事」的寓言活動。幾經掙扎,還是決定在101試試看。我講述了什麼叫做「寓言十九,藉外論之」後,就讓他們開始動手 活動一宣布,學生哀哀叫,說不知道怎麼做。
我說:「你們不是每天都在抱怨,學教教育扼殺學生的創意嗎,我現在要把創意還你們」 接下來的一分鐘,看見他們的不知所措,看見有些孩子的無動於衷。我繼續鼓動三寸不爛之舌。 再接下來的一分鐘,大部分的學生開始動起來,但還是有點卡卡的 到了第三分鐘,學生開始有了笑容,開始發揮創意,開始剪剪貼貼 十分鐘後,他們做出了各式神奇產品,並且開始編故事

2017年5月15日 星期一

反脆弱的力量:為什麼范仲淹和劉德華都是在挫折後才變成NO1


得到大拇指比讚的肯定
上完一課課文,我習慣搭配一首歌和課文呼應。
和岳陽樓記搭配的歌,是永遠的天王---
劉德華的「everyone is number 1」
那日,樂音剛落下,體育班的孩子豎起大拇指,跟我說:「老師,這是你播放過最棒最棒的一首歌。」
天下第一流人物范仲淹和劉德華的組合,果然威力強大


一種反脆弱的套路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用三個層次說明自己面對重大挫折時內心的調解之道:
第一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被自身的情緒束縛

第二層: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
把擔憂的範疇轉向更大的「他人」
第三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追求人生理想中的卓越 

范仲淹最了不起的地方在於,〈岳陽樓記〉不是寫寫而已,爾後的人生生涯裡,即使位極人臣,可以享受富貴,他仍舊選擇實踐在岳陽樓記的文字誓言,他獎掖後進,設立義田,成為朱熹口中的天下第一等人


2017年4月21日 星期五

我的速讀體驗五: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選書理由】
一個偶然的機會,和彥鳴主任聊到我上過理財課程(MJ老師的超級數字力),主任便推薦了這本書。
興沖沖選購後,恩,就像你想的那樣,它又被我放在書櫃裡了
上完MJ老師的課,學會看報表,但看著自己那少少的現金流,覺得投資離我好遠。但我還是對投資者的思維感到好奇,於是又把這本書拿出來了



聽你的故事,同(ㄐㄧㄥ)步(ㄧㄥ)我的人生:4/19「千萬講師的說話課」聽講心得


最近著迷什麼事情?
我最近迷上萬維綱的菁英日課,對其喜愛的程度更勝邏輯思維

我最近迷上了研究說故事的力量,因為萬維綱老師說:「說故事可以讓聽眾跟你的大腦同步」
四月十九號,其實就是一群菁英,說故事給我聽,讓我跟他們同步,然後菁英我的思維,讓我開展自己故事的概念
來記錄我聽完後的幾個感受:

【菁英的眼光】

福哥:如果人人都說 A 很厲害,而你不覺得,那代表「你還不夠厲害」

我的解讀:這句話應該是福哥的人生經驗談。一個有「自己不夠厲害」危機意識的人,正是能夠居安思危的人,一個能居安思危的人,就是一個看的到未來的人,一個能看見未來的人,當然會得到成功

育均學長:時間管理:一鼓作氣、同時進行、壓縮期限

我的解讀:精英最大的特質,就是時間管理比其他人強。育均提出來的,偏向是一個公司的管理者,怎麼有效運用時間,讓團隊能夠做有效的時間管理。坊間有很多關於個人時間利用的書籍,我自己很少讀到「團隊的時間管理」(這和我不是管理者也有關係),所以對這個說法感到很新穎。育均學長用賽車輪胎組裝說明「一同壓」的效果,震撼力很強。我也期待下次可以聽到實際團隊運作的案例^^,這樣我會對一同壓更有感 (敲碗中)



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我的成就,我作主:戴大為醫生演講側寫


時間是2016年的10月,當時我報名福哥「上台的技術」,主辦單位把同梯的同學加入一個臉書專頁。大夥也在專頁上自我介紹
有個同學,叫做David,在他的介紹文後,福哥在下面的留言是:「大家要注意,這是您的強者同學

強者,就是我對素未謀面的David的第一印象

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動物方程式:關於夢想與偏見


【差點錯過的好電影】
某日午後,朋友拿了一張佛光山南台別院的演講宣傳單給我。我看了講者名單,恩,有大仁哥耶,大仁哥要和我們分享動物方程式的電影
沒有多想什麼,純追星的報了這個場次。

沒想到電影好看極了~~多虧了大仁哥的號召力。否則,我對動物方程式的認知會停留在谷阿莫的介紹
【插播我對谷阿莫的一點心得】
谷阿莫的電影介紹,看似戲謔或帶有負面的娛樂能量,但其實在很多批判句裡,隱藏值得參考的道理。
例如,在動物方程式裡,談到兔子茱蒂如何克服體型小的缺點,完成體能訓練,谷阿莫下了這樣的小結:『強化優點肯定比改善缺點簡單
警察局長派茱蒂去開罰單時,谷阿莫說:『被人小瞧時不是生氣或不做,而是要證明自己的能耐』

不過,宣洩觀眾情緒是谷阿莫的影片重點,教化引導變成講給聽的懂的人聽,以至於我們容易錯過,容易把焦點放在他的戲謔,藉此抒發自己對這世界的嘲笑

多數時候,我看谷阿莫也是種節省時間:他能幫我迅速瞭解影片的重點和來龍去脈,作為談資。這道理有點像學生很愛讀『重點整理筆記』。
但了解重點不等於了解意義,有些影片或文章,了解重點已足矣,有些則需要慢慢地去瞭解意義。如果只看谷阿莫,我仍然不知道「偏見」如何侷限住我們的思維和行動,只能片面知道「偏見不好」
【關於動物方程式中的「偏見」】
這是影片的核心。
偏見一方面幫助我們對初接觸的事情有個底,一方面又侷限我們好好的去認識這件事情『本來的樣子』以及它值得擁有的『最好的樣子』
就像我今年接觸體育班的學生,偏見會告訴我,他們對學業的學習興趣頗低。這樣的認知會幫助我在課程設計上有所更動,但這樣的預設立場也讓我一開始在課堂上傷害了彼此的情誼而不自知。
我想跳出偏見,讓自己看見學生值得擁有的最好的樣子。
也讓學生跳出偏見,看見他們自己值得擁有的最好樣子

【關於動物方程式中的「夢想」】
這也是這部影片的核心。
它也是一個老掉牙,老生常談的主題。
我覺得最難講的主題有兩大類型:
別人沒講過的主題以及別人講爛的主題

夢想就是別人講爛的那種主題
還好大仁哥就是大仁哥,還是把這個主題講到讓我覺得很有收穫。

【動物方程式X夢想MVP】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我的速讀體驗五:內在英雄


英雄的目的不是去排山倒海,而是去了解山和海

【選書理由】
這本書是研究所時代,一位像姐姐一樣的朋友送我的。大概是覺得搞思想史的,看點西方心理學的東西也很適合
而那其實是我人生最糟的階段,我把課業感情親情友情弄得一團糟。這本書雖說沒救贖我,但很大的程度讓我冷靜下來,認真的想想自己生命在哪個階段,出了什麼問題,我又該怎麼辦
隨著一切的混亂逐漸趨於穩定,這本書,恩,如同你所想的,它住進了我的書櫃深處
但我心裡記得這本書。
今年二月,我準備在憲福的新春聚會上台分享,準備過程一度想講「內在英雄」這個話題,也開啟了我想再看一次這本書的念頭。後來分享了別的主題,這本書無緣翻開,倒是從書櫃上拿下來到待讀書堆中。趁著體驗速讀機會,總算又看了一次


2017年4月6日 星期四

我的速讀體驗四:王牌教師的教學力


【選書理由】
這本書是三、四年前,陳勇延校長邀請簡菲莉校長來新豐演講時,簡校長推薦的書
陳校長和簡校長都是我學習的典範,他們有願景也有實際作為。BUT說真的我記不起來簡校長那天講什麼了XD,但我記得這本書。
演講過後,這本書迅速成為我書架上的一員,而且很幸運的,其實我完整而詳實地閱讀過。還有意識地將某些招數運用到我的教學上。
接著它又回到書櫃的角落。恰巧最近覺得自己的班級經營還是很不穩定,於是決定用抓關鍵字的方法,再次閱讀這本書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速讀筆記三:認得幾個字


 【選書理由】
作為一個文藝少女(?),張大春的書,幾乎是案頭必備。但不知為何,這本書來到我的手上,翻了幾頁後,意外的和我的頻率不甚相同,於是,它也落入冰凍一員
恰巧,霏霏最近開始對『認字』產生興趣,也到了我與這本書再次相遇的時間

【閱讀筆記】
書名:認得幾個字 (書籍介紹連結)
問題:如何在字形表面之外,教孩子感覺到字的溫度
動機:教霏霏認字
要點:認字是一種情感教育,不只是國語文教育。在孩子認字的過程中,和他無話不談。(晚餐時間多和孩子聊天)
覺察點:
1. 陪孩子認字的過程,不是只著重他認不認識,會不會寫,而是讓字的背後有更多故事
2.可以請孩子分享自己學這個字的過程,或是大人分享自己幼時學字情形,又或是從字形去拆解意義
3.我印象深刻的拆字例子:「值( 價值)」:把目的放在對面,清清楚楚的看著他,和自己能不相對?或者只是為了讚同或反對大人
總結
1.這本書提出的觀念我很喜歡:認字是一種情感教育,而不是國語文教育。
2.張大春陪伴孩子的方式是「兩小時的晚餐聊天時間」和「投票」(表決家中大小雜事),投票這招我打算來嘗試
3.張大春如何和孩子談字?書裡有很多範例,看完後,我們會發現自己不比他差



【心得】
陪孩子聊字會很好玩。拆字常會讓人印象深刻。我記得琦恩來新豐演講時,就以「海」字為例,說明海是「人之母」,很快就把這個字提升到情感教育囉

歐陽脩〈醉翁亭記〉:呼喊快樂的男人


如果,你年幼失去父親,和母親兩人相依為命,要如何在清苦的日子中覺得快樂呢
如果,你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卻因此得罪既得利益者,要如何在被排擠、冷凍的生活中覺得快樂呢
如果,你終於飛黃騰達了,後起的晚輩,一個比一個優秀,你要如何在強者環繞的壓力中,覺得快樂呢

以上三個情境,歐陽脩都遭遇過。
他找尋快樂的方法,能不能用在當今快速變遷的社會中?

【一句話系列】
一句話形容作者:活出快樂的實踐者
一句話的生命教育:快樂就是覺察當下的美好
一首歌的點播:張清芳「呼喊快樂」

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

速讀筆記二:給青年的幸福人生書

【緣起】

受到Xdite(鄭伊廷)的文章影響,決定先挑二十一本書來練習『速讀+筆記』的讀書方法,第一篇網誌培養寫作力的六項修煉

如果您對於我選擇的書很有興趣,那麼速讀筆記是個入門磚
如果您很熟悉我讀的書,很希望能得到您的回應

【閱讀筆記分享】

書名:寫給青少年的幸福人生書 (書籍介紹連結)
問題:如何和學生談「內心的快樂」這件事
動機:學生總覺得自己不夠快樂,或對快樂的認知太單一
要點:談到幸福,要關注的事情就是『為何會不幸福』以及『如何幸福』。作者總結不幸福的原因是:人生活在負面回憶或是已逝去,未發生的快樂之中;有些人的不快樂來自失去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
而尋找幸福的方法,包含『認知人的可完善性』以及『寬容』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我的速讀筆記: 30分鐘讀完《培養寫作力的六項修煉》


【前提:為什麼我要速讀】
一直覺得自己對知識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太過緩慢,導致進步的速度永遠跟不上自我期許
恰好前幾天許多臉友都轉載了XDite的一篇文章
普通人如何做到在30分鐘讀一本書

這個方法乍看很詭異,但是因為只有三十分鐘,寫作者和轉載者又都是我心中的神,所以就決定展開試驗

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海洋教育:一堂來自大海的課



海洋教育是教育部選定的課程重大議題,高一下課文《鬼頭刀》就是海洋文學的範疇但教育現場對海洋課程的設計,完全跟不上人
們破壞海洋,疏離海洋的速度。(哭)
就連我自己,對海洋最基本的認識,都只是基於道德認知,而告訴自己不吃吻仔魚,在日生活盡量減塑,不吃魚翅等等

自己沒辦法駕馭好的課程,當然要讓專業的來!

於是我拜託PADI潛水教練的總監:陳琦恩教練來到現場,
帶學生做個海人(觀海)認識海洋(知海以及守護海洋(愛海) 
(其實我只有拜託琦恩講「愛海」,但他準備得比我期待的更豐盛,更有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