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有做十六歲的習俗,所以我們在想,能不能運用這個概念,當成青少年戲劇的主題,所以就有了『十六歲小戲節』」
2019年的三月,因為訓育組長的職務(要推廣很多活動),於是我到大同國小拜訪「影響・新劇場」的團長:呂毅新。呂團長跟我說明青少年劇場的設計源起。
我很喜歡「十六歲小戲節」這個詞,它有文案的精神,更有深厚的台南文化特色。
「我們每年都會邀請對戲劇有興趣的高中職生,經過幾個月的培訓,在舞台上呈現他們的故事。過程中,我們都會和學生討論戲劇的主題,學生一開始經常會想要演出和愛情相關的情節,但是在討論中,往往都會發現,其實讓他們成為現在的樣子,影響最深的,還是家庭或朋友。」
我很喜歡呂團長分享和青少年共同創作戲劇的過程。為我提供一個我無法切入的視角。
與此同時,呂團長很希望能把青少年戲劇慢慢推入高中校園,讓青少年能從「看戲」、「做戲」進而「扮戲」
於是我們開始了初步的合作,我利用班會課,讓劇團入校園推
廣戲劇,邀請有興趣的班級前往參與。
教師戲劇工作坊:教師和青少年大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