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2日 星期五

一談就贏:在有招與無招之間出招,贏得談判

當初因為女兒的事(點我),還有臉書上諸位朋友的心得文,以及阿吉老師的推薦,還有我很想把高中國文的說服篇章上得更好四大原因(我好囉唆)讓我這個談判門外漢,手刀報名了據說要搶在40秒內報名的「一談就贏」
報名成功的興奮感,只持續到五月一號。接著就是一串讓談判融入自己生活中的練習。

這一串的練習,衝擊和感觸很多,也試著用不一樣的眼光看這個我習以為常的世界。整體來說,如果談判是一門武功,「一談就贏」教你招數而不是套路,教你觀念而不是鐵律,要你在有招與無招之間出招,然後獲得勝利。

梳理一番後,我想說的心得有三個



2018年6月16日 星期六

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因為你願意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第一個故事:小S的毒蛇快語

康熙來了曾經是我很愛看的電視節目之一,而且必須坦白的說,讓我喜歡的,不是蔡康永的書卷氣,而是小S的麻辣犀利,口無遮攔。

我記得有一集,小S對於穿名貴的衣服,做出了一個很毒辣的評價。情節內容大概是這樣的:(純屬記憶回溯,有誤歡迎告知)

A女平日打扮簡單,不喜奢華(這當然是好事),有一次穿上了很名貴的衣服,卻無法彰顯那件衣服的名貴。

小S因此有了一個結論:「如果沒有平常就培養自己的貴氣,真的不要以為臨時套上一件名貴的衣服就能麻雀變鳳凰,飛上枝頭」

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橋段一直留在我心裡。(雖然我並不以為這是正確的價值觀)
我買衣服的價格也莫名的從390元變成了7,8百元,我開始在乎衣服的質感而非時髦度。(雖然現在還是會搭出很怪的衣服XD)
後來霏霏出生了,每一季她的衣櫃總是會有三件以上質感好,穿起來有氣質的洋裝。(再多也買不起了)




2018年6月10日 星期日

〈勞山道士〉:懶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懶惰被利用了

〈勞山道士〉是蒲松齡《聊齋誌異》的其中一篇,說實在的,如果不是被選入高中國文課本,它的知名度遠不及我們從小聽到大的〈促織〉〈陸判〉,也遠不及改拍成電影的「聶小倩」、「畫皮」

而這個小短篇,也算是《聊齋誌異》中,鬼怪成分極少的一篇,但這完全不妨礙蒲松齡想要藉故事來警世的用心。




故事中的王生,是位富家子弟,上山求道,希望能學得長生術。可是這位王生,跟我們生活中常常見到的小王、小明一樣,雖有遠大的理想,在實踐的過程中卻不肯腳踏實地的吃苦(覺得那些苦差事和他們的理想無關)

於是,當道士連續幾個月都一直叫王生早起砍柴時,他開始在心中碎念:「X,老子不幹了,想回家」~~
道士像是知道王生的內心小劇場似的,找了幾個道士夥伴,在弟子們眼前,上演了精彩的幻術,一會變月亮,一會變酒,一會兒變嫦娥,好不熱鬧。王生越看越HIGH,也打消了回家的念頭。

可是,道士仍舊不傳授王生法術。王生這次真的付諸行動,提出辭呈。離開時,跟道士說:「我幫你工作那麼久,你好歹也教我個穿牆術啊」

道士教了王生穿牆術,並且再三叮嚀:「回家後要保持心的寧靜,還有持續練習,否族法術就沒有效了」


一心想回家休息和炫耀的王生,哪能記住道士的話呢,他迫不及待要炫耀給妻子看。

王生的穿牆法術失敗了,頭上撞了一個包,也遭來妻子以及其他人的訕笑。


這個故事想要說什麼


故事說到這就結束了。有什麼問題是你想問這個故事的呢?


學生A問:「王生家那麼有錢,他學穿牆術要幹麻?」
(這題討論後來就歪樓了,大家居然認為王生想偷看別人洗澡)

學生B問:「王生為什麼不要直接問道士他的疑惑」
(這是好問題。或許是因為王生跟我們很像,不太敢問問題)



那麼這個故事想要說什麼?

要持之以恆、不要好逸惡勞、不要愛炫耀......,學生乖巧的回答能從文章讀出的標準答案。


都對,但這似乎也不是蒲松齡主要想講的。如果他的文章那麼四平八穩,大概科舉也就不會一再落第吧。蒲松齡想講的東西,乍看很跳TONE,但實際上又把世道看得很透,也難怪他在科舉失意卻在文學史上得意。

修身潔持VS宣威逞暴


王生的懶惰,結局就是變成大家茶餘飯後的笑話。

但那有很嚴重嗎?似乎也沒有,笑一笑,好像也就過了。

但蒲松齡想講的不是這個。他在故事的結尾,補了一段大開展的解釋:


聽到王生故事的人,都會哈哈大笑。可是像王生這樣懶惰,不腳踏實地的人很多。


如果有一位李生和王生一樣,不願腳踏實地,恰巧又有人來告訴李生:「其實你只要會炫耀(宣威),或是很兇狠(逞暴),在社會上行走可以多很多方便,省去很多麻煩喔」


李生相信了,他時而炫耀自己,時而用蠻橫姿態壓倒對方,那麼李生最後會怎樣呢?

現代版的炫耀與凶狠


我想,蒲松齡在寫〈勞山道士〉時,心中必然有個「李生」的原型,只是當時的情勢無法明寫罷了。

而現代台灣社會,倒是讓我想到了幾個因炫耀或兇狠而踢到鐵板的「李生」。


炫耀的例子Doris和海倫清桃,她們靠著在臉書上營造奢華的名媛生活,吸引大量粉絲。可是卻在先後被爆料出,其中造假的成分居多,真實的成分太少。

「炫耀財富」確實是現在在臉書上讓自己成功的捷徑之一。可是若不是真有那樣的背景,卻想要用更輕鬆的方式走紅,那麼一旦事情被揭發,要面對社會的輿論和媒體無情的爆料,那真的是會把人搞瘋吧。


兇狠的例子,其實在我們生活並不少見。有些人習慣逞兇鬥狠,方便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雖然表面上我還是會多少讓著那些人,但其實我也不會放棄在背後踩他們一腳的機會。

而我想到更知名的事件,是藝人Makiyo當年因酒醉毆打計程車司機的事情。原先的兇狠,只是為了省事,不想要計程車司機要求他們繫安全帶,不料卻幾乎斷送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惰性的罪與罰

有句話說:「懶惰是人的天性」
既然是天性,那麼其實也不必加以譴責。


〈勞山道士〉把「懶惰」這件事處理得漂亮的地方在於,他指出真正可怕的不是懶惰(最多是被別人笑一下而已),而是懶惰卻又想要具有特權(或達成目標)的想法,一旦這想法成形,便會有人來指點各種投機之道。但這終究不是長遠之計,一旦踢到鐵板,要付出的代價就不是被笑一下那樣簡單了。


為了想要的目標,你願意付出多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