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我的「四管」行政:這輩子,很高興我做了一件不在生涯規畫中的事

 2014年的8月,我接下一份完全不在生涯規畫中的工作:衛生組長。而社會上對「校園行政」所做的評論,絕大部分的結論都指向:行政吃力不討好,導致行政大逃亡,每年都只好讓菜鳥來當行政

行政真的有這麼恐怖嗎?(是的真的很恐怖),到底要怎樣才能避免當行政?(應該是明確拒絕,但我當初沒做到),半推半就當了行政該怎麼辦?(就是讓自己帶著傷痕和收穫離開,喔,或者是升遷)


大多數新手教師能夠想像的行政職,通常都和教務有關,比方說,天下第一大組教學組,或者是負責招生和編班的註冊組。相對來說,「衛生組」帶點神秘色彩,也有人認為這就是一個「管掃具和掃地」的工作(要這麼說也沒錯啦)

如果你不幸(或是不幸中的大幸)當了衛生組長,或者僅僅是好奇這個行政職在做什麼,都希望接下來的分享,對你能有些收穫


辦理健康促進計畫是衛生組每年度的重大工作

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閱讀筆記七:被「追求完美」困擾嗎?行動力,會是好的解藥。一起來讀《人生準備40%就衝了》

從速讀回到閱讀
 前陣子決定嘗試用Xdite提供的方法來閱讀,希望自己可以在30分鐘內讀完一本書並做完筆記(連結在此)。不過試行一陣子後,發現自己還是更能從「逐段」的閱讀模式中得到收穫(也比逐字逐句有效率)。
但是Xdite提供的閱讀表格(點我)非常實用,即使不是速讀,還是能夠幫助我們閱讀更有目標,更聚焦,也更能攜帶知識,把知識進化成能力

閱讀最大的作用,就是把文字轉換成自身的能量(圖片來源)
這次閱讀的書籍是謝文憲,憲哥的《人生準備40%就衝了》,這本書,適合追求卓越,想提升判斷能力,或是想更具行動力的人。我想問這本書的問題是「如何讓只有40%把握的行動得到成功」,以下是我在這本書找到的答案:


40%的心法:勇敢拒絕完美
要如何在「準備40%」的狀況下敢於往前衝呢,第一個關卡就是心裡怎麼想。憲哥說:「不須凡事追求完美,抓住關鍵就好」,徘徊不前時,問自己「If not now,when?」,告訴自己「不去做的風險,一定大於去做的風險」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閱讀筆記六:你是學習者、教師、父母三種身分的其中一種嗎?來試試《刻意練習》吧

「我不想學數學了。數學好難,而且老師教得好無聊,我覺得我不是這塊料」
「學校學的東西我都沒有興趣,而且我根本不知道學這些東西要幹麻。為什麼老師上課不能像打電動一樣有趣呢」

如果你跟著我,來到教育的第一現場,訪問學生,一定不難聽到上述的論點。


在高壓教育以及快樂學習間,我們能不能有另一種選擇呢

讓天賦自由帶來的教育困境

這幾年最夯的教育理論,便是「讓天賦自由」。學校教育首先成為被檢討的對象:教育把所有的人塞入一樣的模子,扼殺了多元的天賦,學習變成痛苦的牢籠。真正的教育,應該讓孩子發展天賦,當孩子找到天賦,他便能在學習中得到快樂。

身為一個老師,我一直都贊成教師應該更努力讓教學變得更實用,有效,或是燃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我也願意承認自己很多地方做得不夠好。也批判「只看成績」的思維。

然而,另一方面,過度強調天賦自由,強調快樂學習,卻也使許多學生,以「無聊」「沒興趣」當擋箭牌,理直氣壯地拒絕學習。

說真的,學習的本質本來就不是快樂的。喜愛中文如我,也常唸書唸到覺得噁心想吐,也曾在眾人狂歡的跨年及聖誕夜,忍著無聊,一字一句的閱讀古籍,比對,歸納,只為了能在書海間找到一塊自己能夠發言的空間
教師無法改變學習「必須辛苦付出」的本質,充其量是透過設計,讓學習變稍加有趣,有挑戰性。

在高壓學習以及快樂學習間,我們能不能有其他的選擇呢?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一篇作文最可貴的地方在於「觀點」:大考作文一定要導向積極正向的人生觀嗎?

昨日看見一則新聞報導,內容是關於今年的指考國文作文,教授們改了三分之一,尚未出現A+的佳作
指考國文作文已閱卷三分之一,還未出現A+精彩佳作


這讓我想起兩年前,2015年的指考:
「如何?題目寫得還順手嗎?『審己度人』,我們在〈典論論文〉談過,你一定沒問題吧」指考剛落幕,我趕緊傳訊息問子綾 ,關心她的考試狀況。

「老師,我就照著題目希望我們做的,半真半假的寫出一個故事。說自己有『審己度人』,可是我也搞不清楚這樣寫會不會拿高分。而且我不喜歡批評別人啊」

作文題目該怎麼出?才能考出學生的觀點和思辨力?(圖片出處

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來自兩位高中國文老師的真實經驗:幫學生設計有溫度的暑假作業

暑假到了,學生暫別校園的規律生活,至少在暑期輔導前,他們都會有段可以自主學習利用的時光。身為父母或老師,到底該幫他們設計暑假規劃表,還是讓他們一直玩呢?
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思考,TT面膜的執行長,日前在臉書PO上自己幫孩子安排的暑假作息表,意外地引起正反兩極評價


暑假,到底該讓孩子純粹玩,還是邊玩邊學呢

有人對這份作息表比了大拇指,也有人跳出來反對,表示討厭「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思維。身兼教育者和母親的我,倒是覺得和學生/孩子一起安排有意義的暑假生活非常必須。學會利用時間這件事,如果能從小教起,確實能避免「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遺憾(好啦,我是有點懊悔自己浪費過太多暑假)
這份扎實的課表,有什麼特色?還有其他可能嗎?

從刻意練習到生活練習
這一份課表的課程可以大略區分成語言和運動兩塊。搭配授課老師的名字,看起來是很完整而密集的學習計畫。如果課程安排得當,這樣密集的學習,加上老師的及時回饋與修正,很接近最近很夯的學習概念「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好不好呢?當然很好。因為它說明的道理是:「以有效率的學習方式取代快樂學習」。讓學習快樂無可厚非,但快樂變成學習的最重要條件時,那何嘗不是另一種危險呢?

不過刻意練習的目標導向,總讓人覺得少了溫度和生活,如果這份課表,也能涵蓋「生活練習」,給予孩子/學生的暑假體驗會更真實
(補充:感謝熱心版友分享:
高度專注力的刻意練習應該只能三四個小時)
什麼是生活練習呢?簡單的說,就是給學生 / 孩子一個融入在日常生活的任務,讓他們獨立完成,或是陪他們一起完成
接著我想分享的是兩個很符合我心中「生活練習」的作業,設計出這兩份作業的國文老師,也都看見學生對作業的投入,以及從中獲得的生活體驗

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孩子學齡前,沒和他一起玩「漢字傳說」就虧大了:國文老師陪孩子玩漢字傳說的三個收穫

「霏霏馬麻,霏霏認字的能力非常好喔,她已經會認全班小朋友的名字了,這對小班的孩子來說,相當不容易呢」
翻閱親師聯絡簿,我看見幼兒園老師對霏霏的讚美


「馬麻,我剛剛看到招牌上有『中』這個字耶」
從全聯福利中心出來,霏霏開心的比手畫腳,用又軟又甜的童音跟我說著

四歲的霏霏,這一陣子開始表現出對認字的濃厚興趣,當媽媽的我也就順水推舟,開始留意怎麼陪霏霏認字會更有趣。與其從注音拼讀開始,我的打算是直接認識國字



漢字背後的故事,會讓孩子展開一場精彩認字旅程

身為一個高中國文老師,當然會更在意自己小孩的語文教育,但說實在話,我並非幼教領域的專業,很多事情還是要請教專家。就在我打算展開「字感教學」的模式時,專研甲骨文好長一段時間的好友小祺,介紹我這款他們精心籌劃的「漢字傳說」;小祺的保證,以及這款桌遊是和愛樂事合作,品質雙重把關,話不多說,趕緊開箱和女兒玩。

這款桌遊的玩法,已經有部落客分享過了(點我)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相,果,男」等54個漢字的現行楷書與甲骨文,金文對照,玩家對照成功就可累積積分。

現在入手這款桌遊也三個月了,我覺得最大的收穫,是看見霏霏三階段的成長:圖文配對力,相似字辨別力,看字說故事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呈現,對我來說就是「字感」的表現。(我的字感定義,和華德福的字感教學,是不同的喔。不過我對華德福的理論很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