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一桿稱仔〉:追求公平時,要留心身邊的潛規則和表面公平

幼兒園時期的我,很不喜歡吃蛋糕,所以每次遇到有蛋糕的慶祝會,總是很頭痛。一來老師會要求我們不要浪費食物,要把蛋糕吃進肚子。二來,老師會為了公平,讓每個人得到一樣大小的蛋糕。偶爾我也會跟老師反映,我可以拿小一點的蛋糕嗎?老師嘴巴上是答應了,但她心裡大概還被「公平」制約,所以那蛋糕真的只有「小一點點」
接下來的情形很容易想像,我吃半天蛋糕還剩很多,而愛吃的同學對我剩下的蛋糕虎視眈眈

當了老師以後,不時會聽到學生的投訴,說這不公平,那不公平,小時候我不是很喜歡的「公平」,卻是學生非常在意的事情,這些衝突慢慢匯聚成我心裡的一個問號:「什麼是公平」

表面上的公平,就像是冰山一角,不能代表真正的公平

賴和的〈一桿稱仔〉恰好也提到這個議題


「表面的公平、潛規則,以及真正的公平」
〈一桿稱仔〉,是日治時代抗日文學家賴和的作品。
小鎮上加入了一個新的賣菜飯:秦得參。他完全不知道市集上的潛規則——當日本巡警來買菜時,必須免費贈送。
於是他傻傻的將巡警要買的菜拿到稱仔上秤重,然後名正言順的跟巡警收錢。
這一來可激怒了巡警,開始找碴,直言「稱仔不準,秦得參犯法
」。於是表面上秤東西最精確的稱仔,到最後竟然成為秦得參被日本法官和警察抓去監獄的證據。

在潛規則和表面公平的雙重壓力下,秦得參如同承受過多壓力的鍋子,碰的一聲爆炸了。離開監獄後,他殺了一個夜巡個警察,然後自殺。

賴和想要說的,不外乎是日本統治者是大壞蛋。但是因為他象徵用得好,使得這篇作品除了是抗日時代某個強而有力的聲音外,也揭露出「表面的公平」以及「潛規則」對「真正公平」的殺傷


「稱仔」是人們心中公平的代表


「只追求表面上的公平無法創造實質效益」
社會上有太多例子可以說明「表面上的公平不是真正的公平」。考試考選擇題是其中之一,公務人員以資歷來論薪水也是,未按照學生性向分班也是。
過度注重表面的公平,反而忽略表面之下事情真實的樣貌。如果今天我們擁有管理的權力卻只看見表面的公平,被管理的人也許一時之間還會忍耐,但長此以往,卻可能讓組織效率低落,氣勢不振;又或者是組織內成員忍無可忍,像秦得參一樣,壓力鍋爆發,導致組織付出代價。
而走偏鋒的管理者,就會利用表面上的公平,來掩蓋自己底不可告人的運作:這就潛規則

「想擁有公平時要先了解潛規則」
如果說「不追求表面公平」是個管理哲學,那麼了解「潛規則」,就是管理者和成員進入組織時都必須要知道的了。秦得參不了解賣菜給員警的潛規則,因此被欺壓時,承受的壓力也會過大。了解了潛規則,才能在情緒外,有更多的心理準備想好因應對策:打破它,轉化它,或是忍受它。

這世界充滿了各種潛規則,學生上網找潛規則時,他們找到的潛規則還真是五花八門,有幾條潛規則還頗有意思:
(一)人人平等下的總族歧視:美聯為何推下亞裔旅客
(二)漫畫賣不好怎麼辦:書中主角會被要求賣肉

(三)吃飯時別再點今日特餐了:大部分的特餐只是在幫忙吃掉快過期的食物 
(有些就不寫出來了,我想每個領域都有濫用潛規則的人,也有堅持不被潛規則左右的人)


「關於公平的兩個收穫與過招」
你是否也嚮往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好啦我很嚮往),但公平其實是一個龐大議題,關於公平的討論眾聲喧嘩
上完〈一桿稱仔〉,我最大的收穫是自己把「公平」想了一輪,並且能夠扣合課文的方式表述。
(一)真正的公平來自於在執行表面公平之餘,也要能處理表面公平之下的差異化。
(二)規律可能透明,但也別忽略潛規則的存在

和學生過招的問題是:
(一)當你是班上的管理者,社團幹部,或是公司的管理者,你要怎麼追求表面公平外,又能顧及表面之下的差異化呢?
(二)當你發現自己所處環境中的潛規則,你會怎麼做呢?

延伸觀看影音:許榮哲:一桿稱仔中的潛規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