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2日 星期二

開學前,我最想送給學生的見面禮:找到屬於自己的寧靜

2007年,簡媜寫了一本書《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裡頭敘述他們帶著兒子到美國遊學時,老師送給班上學生的十二個禮物。這十二個禮物都是很便宜,很容易取得的,但是在老師的巧思下,禮物被賦予象徵,成了對孩子的溫柔和期待。

這本書出版後在教育界非常風行,頭幾年我也都在課堂和學生分享。然而我的健忘讓我淡忘這本書,開學的第一堂課好像又恢復往常的授課規定。

今年暑假,似乎又有些不同。行政工作和暑期輔導讓我始終保持在工作狀態,但又不像學期中如此忙碌,於是就多了看書的時間。看這看著,我又跌入了教師的溫柔:開學時,我想和學生分享兩本書,當做見面禮。



能夠安排自己的時間和內心,生活也會變得更具體

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高中國文為什麼常常被視為「浪費時間」的科目?最根本的原因只有四個字

前幾天,《哲學哲學雞蛋糕》的作者朱家安在臉書上發表一篇文章:


此文一出,引起不少民眾的認同/反對,以及不少國文老師的滅火。
朱家安事後也認為自己的說法過於偏頗,但他的言論還是再次點名一個事實:「社會上多數人覺得國文沒啥用」

問題出在國文老師嗎?要知道,「老師」在中文系的出路中,是非常前面的生涯選項,換句話說,能當國文老師的人,在中文系和中文知識以及表述能力等方面,通常都不是省油的燈。


那麼優秀的一群人,為什麼讓國文教學陷入如此狼狽的場面?我的答案只有四個字:學,用,落,差

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范進中舉:一篇來自三百年前的「反考試宣言」,放在教科書時該如何解讀?

高中國文課本幾乎就是為了大考而編定的一本書。雖然大考國文沒有範圍,但整體而言,所謂三十篇核心古文,以及A類選文,是任何一個想要在學測中拿好成績的學生,必須熟讀的篇章。

出自《儒林外史》的〈范進中舉〉,正是道道地地的A類選文
(A類選文就是四家以上出版社收錄的文章)

故事的內容是敘述老童生范進,從20歲到54歲參加科舉考試都未錄取,導致自己變得畏畏縮縮。後來好不容易考上舉人,身邊的人也從對他吐口水,到巴結諂媚


讓我覺得最諷刺的,正是〈范進中舉〉的意識型態:這是一篇反八股考試的諷刺小說。然而,我們卻為了現今的「考試」苦讀它。然後在白紙黑字上言不由衷的寫著「《儒林外史》尤重在批評科舉制度的流弊,揭露儒林群像的醜態」。

藉著寫出舊時代反八股考試的思想,在新時代的考試中得到高分

因此,對我來說,上〈范進中舉〉最難的不是事件及人物的描寫技巧,而是我用什麼心態上這課課文。


《儒林外史》當成一本小說來讀的時候,主題鮮明。但當成大考選文時,就不僅僅是「反科舉」那麼簡單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簡單規則,大膽玩,創造教室裡的新風景:「教學技巧工作坊一班」課後心得

身為老師的我們,日復一日地進行教學,如果要請你為教學下一個定義,你會怎麼說呢?
福哥說:「教學是一門藝術,但同時教學也是一門技術


藝術牽涉到天賦,毅力,風格,但技術卻可以模仿、學習、傳承。

或許我頗具文學天賦,但絕對沒有教學天賦,到現在我都記得教書第一年種種光怪陸離的慘狀XD,要不是後來碰見我生命中的恩人:采儒,我可能還要摸索好久才搞清楚教學是怎麼回事

把技術學起來,現學現用,讓技術融入自己的風格,才能讓全然沒有教學天賦的我,把技術變藝術,有「技近乎道」的機會

帶著這樣的信念,我走進「教學技巧工作坊」的教室


「教學技巧工作坊」不標榜高大上的道理,明確說課程教的是「教學技巧」。但,收穫遠不止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