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范進中舉:一篇來自三百年前的「反考試宣言」,放在教科書時該如何解讀?

高中國文課本幾乎就是為了大考而編定的一本書。雖然大考國文沒有範圍,但整體而言,所謂三十篇核心古文,以及A類選文,是任何一個想要在學測中拿好成績的學生,必須熟讀的篇章。

出自《儒林外史》的〈范進中舉〉,正是道道地地的A類選文
(A類選文就是四家以上出版社收錄的文章)

故事的內容是敘述老童生范進,從20歲到54歲參加科舉考試都未錄取,導致自己變得畏畏縮縮。後來好不容易考上舉人,身邊的人也從對他吐口水,到巴結諂媚


讓我覺得最諷刺的,正是〈范進中舉〉的意識型態:這是一篇反八股考試的諷刺小說。然而,我們卻為了現今的「考試」苦讀它。然後在白紙黑字上言不由衷的寫著「《儒林外史》尤重在批評科舉制度的流弊,揭露儒林群像的醜態」。

藉著寫出舊時代反八股考試的思想,在新時代的考試中得到高分

因此,對我來說,上〈范進中舉〉最難的不是事件及人物的描寫技巧,而是我用什麼心態上這課課文。


《儒林外史》當成一本小說來讀的時候,主題鮮明。但當成大考選文時,就不僅僅是「反科舉」那麼簡單

我把課文與現今考試做了不見得是最恰當,但是足以相互對照的連結:八股文的科舉考試,如同民國40~90年代的大學聯考;而廢除八股考試後的實用之學、西學等思潮,也和這四、五年,學科能力測驗精神有若干契合之處



在這樣的類比之後,就可以設定〈范進中舉〉的「三階段讀法」,以及最後的自我認同

同理舊制度帶來的壓迫

不管是八股文或是大學聯考,都同樣有「帶有政治正確」「以結果給人貼標籤」的現象。所以談到這類考試,只要說丟進「呆版」、「乏味」、「束縛人性」等等負面詞彙,八九不離十都能獲得認同。

以〈范進中舉〉來說,就出現過這樣的考題


早期的學測題目,仍有不少「知識記憶題」


當然,看完只會想「關我屁事」的題目也少不了

這是民國88年的聯招國文試題,看起來會不會想翻白眼

在這種題目中打轉,和八股文一樣,考不出一個人的見識。只考出一個一個,抱著成績單,帶著厚眼鏡,以為從此功成名就的「范進」



雖然科舉和傳統大考有千百種缺點,但為什麼能運行幾十年,或是幾百年呢

公平,是舊制度運行的理由

我們總是討論舊制度被改革的原因。但還有另一個問題值得問:舊制度當初成形時的理念是什麼

高中國文中的〈范進中舉〉當然看出八股文考試的缺點,可是八股文為什麼能存在中國好長一段時間?

關於此,羅輯思維有一篇〈從八股文到高考〉這麼解釋:「如果科舉考試的內容『多元化』,或者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素質,那些貧寒子弟根本就出頭無望

同樣的話拿來解釋傳統的考試,竟然也十分恰當。

現在國文科的考題,考試精神是考學生的「素養」、「知性判斷統整能力」、「情意感受抒發能力」等等,題目乍看之下活潑很多,但似乎也意味有越多元生活經驗的學生,越能達到考試精神的期待

就拿105年學測作文試題:「我看歪腰郵筒」來說,其實最被詬病的點就是「有城鄉差距,用台北看世界」


閱讀能力,文學素養,批判思維的眼光,幾乎都是需要數十年才能養成內化。越有能力提供給孩子相關成長環境的家庭,往往都來自較高的社會階級。

多元的考試,會不會變成固化階級的推手?

從這個角度來想,前段放上去的那兩題大考題,似乎變得有點可愛。只要你夠認真,讀得夠仔細,能夠忍住所有讀無用知識的不耐煩,拿到分數一點也不難!

〈范進中舉〉批評的科舉,或是現在教育改革批評的傳統考試,其實都有當初存在的理由。


沒有最好的制度,只有順應時代的制度

現代社會的趨勢走向當然不再適合傳統的考試。從網路到AI,我們要與大量的人合作,以後也勢必要和AI智慧合作。可以說,現在的考試精神,是為了培養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的人才而設的。「公平、階級流動」等概念已經不是現代社會最關切的事情
(當然,考題和教學能不能和考試精神配合,那又是另一回事)

最順應現代社會潮流的考試制度,未必就是最好的考試制度。如果我們一邊讀〈范進中舉〉一邊嘲笑科舉,嘲笑傳統考試,以凸顯自己符合潮流的優越感,那等於只看見事情的其中一面。

如果我們一邊背誦〈范進中舉〉的含意,一邊在考卷上硬生生地寫出古代的科舉有多不好,那等於是在打自己的臉。


沒有最好的制度,但有最好的「你」

寫了那麼多對外在考試的制度的思考路程,其實,我在準備〈范進中舉〉這一課時,最深的感覺居然是一個很高大上的概念「建立自己的內在尊嚴」。

〈范進中舉〉批評科舉制度,也對也不對。但是因為考試不順利而唯唯諾諾的范進,其實相當可憐。
世俗定義的好壞總是隨著社會風向變來變去。那麼我們能掌握的,就是相信自己是好的,這樣才能隨時給自己激勵,隨時準備向前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