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高中國文為什麼常常被視為「浪費時間」的科目?最根本的原因只有四個字

前幾天,《哲學哲學雞蛋糕》的作者朱家安在臉書上發表一篇文章:


此文一出,引起不少民眾的認同/反對,以及不少國文老師的滅火。
朱家安事後也認為自己的說法過於偏頗,但他的言論還是再次點名一個事實:「社會上多數人覺得國文沒啥用」

問題出在國文老師嗎?要知道,「老師」在中文系的出路中,是非常前面的生涯選項,換句話說,能當國文老師的人,在中文系和中文知識以及表述能力等方面,通常都不是省油的燈。


那麼優秀的一群人,為什麼讓國文教學陷入如此狼狽的場面?我的答案只有四個字:學,用,落,差

在進入論述前,我想請你先想一下,假如你想要買防曬乳液,但專櫃人員不斷跟你推銷美白霜,你的心裡會有什麼感受呢?

「學」與「用」之間的落差
國文老師大多畢業於中文系,中文系的目標是什麼呢?我們來看看台灣大學中文系是這麼定義的:



換言之,中文系所學就是「經典中國文學」,我們是要「發揚」些的。配合教學目標,中文系的課程就是告訴我們經典文學的博大精深,培養我們對中國文化的宏觀思維。(更白話的說:我們在培養對「文學作品的鑑賞能力」)

我對這樣的教學目標其實是很滿意的。我非常享受中文系的課程。後來,我成為國文老師,一開始,也是秉持「發揚中國文學」之美的信念,我希望透過教學,讓社會大眾能更尊重和理解中國文學。我在課堂上認真解讀每篇文章,我透過不斷反思想提煉文章的精華傳遞給學生。

與此同時我也感受到,社會上對於國文課的期待效果,由大而小的排序大概是:
「合乎邏輯的語文表達能力」>「合乎邏輯的口語敘述能力」>「閱讀各類文本能力」>>>>「文學作品的鑑賞能力」


中文系的學生,花了四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學習「文學作品鑑賞能力」,我們在課堂上最得心應手,最能顯出專業的,自然也是這個部分,偏偏這是社會期待最少的區塊。

那,國文老師有沒有辦法教會學生「合乎邏輯的口語,文字表達能力」呢?


有一種很順理成章的思維:國文老師的文筆和口語表達都在水平之上,一定是最能「承接」教會學生「寫作」和「口語表達」的人。

但這種思維缺乏科學根據。會用的人不一定會教。或許國文老師真的是因為看過很多經典作品,也習慣用文字寫作,所以表現更為突出。但國文老師不見得能把自己的能力拆解為具體的步驟或套路。

學與用的落差,造成國文老師傾囊相授,但學生卻常感到國文「沒有用」「玻璃心廢文」「聽故事純療癒」的局面

「本」與「末」的先後排序

各家的高中國文課本,大致上都是收錄被視為經典的古文或白話文。因此國文老師很容易拿出看家本領:「鑑賞經典文本」

國文課本把「經典文本」當成「本」,期待學生學了「本」之後,能夠推演至「邏輯表達」的「末」


然而事實是:讀再多經典文本,也不見得能提升表達能力。
另一個事實則是:國文老師大多也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告知學生如何有邏輯的表達。所以有關作文的教學方法百花齊放,有關批判思維的教學付之闕如。有關情感的體悟也是零散片段而不完整的。(國文課本的編排並不是依據主題區分)

我常在想,國文教學應該明確自己要走的路。要堅持把「鑑賞經典文學」當「本」;或是改弦更張,把「邏輯表達」當「本」?
如果是前者,那也是件很棒的事。經典文學本來就是一種智慧,也可以說是老人哲學,有閱歷會更懂它的醇厚。也許學生時代不懂,但放著發酵,總會釀出一罈香陳的好酒。
當然,我也見過幾個優秀的老師,善於在課文中營造情境。讓學生在閱讀的當下就獲得感覺。

如果是後者(把「邏輯表達」當「本」),那麼我覺得學生在每個階段都應該有一套國文課本,教的是「邏輯表達和情感認知」,然後把適合的作品放入這個「本」之下。

例如:具有邏輯的論說文該怎麼寫?我們可以編一本書介紹具體步驟,然後底下放範文(〈諫逐客書〉〈台灣通史序〉等等)來分析。
或者是比較情感性的:如何營造出文章中的「困境」?這時候底下就可以放一系列的範文,像是〈赤壁賦〉〈岳陽樓記〉等等。
在我的觀念中,選白話文或是文言文並不是問題,重點是選文可以系統化,從文本到邏輯之間的表達可以更緊密。


當然,這套國文課本編出來還是會有爭議,但它至少明白標示一件事:國文老師必須受過相關的訓練,知道怎麼教學生「邏輯表達和情感認知」

給優秀的國文老師更清楚的路線

回到文章前面設定的情境:假如你想要買防曬乳液,但專櫃人員不斷跟你推銷美白霜,你的心裡會有什麼感受呢?

正常人都會不高興吧。現在的國文教學,就有點像是:顧客需要防曬,我們卻一直推銷美白霜。不能說兩者沒有關係,但確實無法完全劃上等號。

綜合前面所述,我簡單歸納為下列三點:
一、「中文系學的知識」和「社會上對國文老師應該教的知識」不同。學用落差,造成溝通不良

二、能鑑賞經典文本不等於具有邏輯表達能力(兩者不衝突,但,但連結上應該要更強烈,更系統性)

三、應當確認國文教學的本末為何。本末的設定不同,對於國文老師的培訓就不同。


不管最終我們想賣的是美白霜還是防曬乳液,都應該有具體理由和配套措施,而不是想當然爾的推論。這樣國文教育才會更好,國文老師也更能在教學中發現自己的熱情。

3 則留言:

  1. 老師您好:「能鑑賞經典文本不等於具有邏輯表達能力」這個論點是有盲點的,「鑑賞」是對文本最高層次的審美,在認知心理學的發展中,人要先能認知與理解文字本身與文本脈絡,接著要針對文本脈絡、內涵進行分析與詮釋,最後才是審美判斷;因此,您所說的鑑賞已經包含邏輯性地認知、理解、分析、詮釋了,在人類認知心理的進程中,這是一貫的認知活動,只是在後設研究時,會強調某一部分(比方哲學家們就會強調邏輯性地認知、理解分析,或是美學家們會直接進行審美的判斷等等);因此,高中語文教育應該是先引導學生認知文脈,再分析、判斷,最後進行深究鑑賞與書寫創造,這應該是不可割裂的教學歷程。

    回覆刪除
  2. 您好。謝謝您的回應喔。其實文章寫完後,這幾天我也在想自己的論點有沒有不夠嚴謹之處。您說的沒錯,這兩者不可分割。鑑賞的層次更高。
    以高中國文來說,不管是古文或是白話文,選文並不是問題,重要的是如何讓它們系統化和脈絡化。如果篇章間沒有連結性,教學上很容易就變成就單篇文章過度延伸,或是只看見了樹而看不林。
    另一個問題就是,鑑賞的層次當然更高,但是如何讓鑑賞和邏輯表達訓練的連結更緊密?我自己會覺得或許調整國文課本的編排方式會是好方法

    我會試著就自己的想法在教學上做調整,陸陸續續也會發表心得。到時真的很期待有像您這樣的人願意留言給我,讓我知道自己做的方向到底是不是好的。再次謝謝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