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一種失落:自己已經很努力了,但為什麼每次把選項篩選到剩下A和B時,你常常挑到錯誤的那一個?或者,你明明做很多了,還是常被質疑。
你有沒有過一種期待:希望在自己專業領域中,擁有準確而驚人的直覺,讓你說不上來為什麼,但工作卻越做越好?
我有過這種失落,也有過這種期待。
你有沒有過一種期待:希望在自己專業領域中,擁有準確而驚人的直覺,讓你說不上來為什麼,但工作卻越做越好?
我有過這種失落,也有過這種期待。
如果你和我一樣,那麼成甲的《精準學習》,很適合想要培養精準直覺的我們
圖片來源:https://goo.gl/H8Vw6v |
我的失落與期待
我一直很欣賞高中國文老師N和C,他們兩位彼此也是臉書好友。前幾天,老師N的臉書分享了一則文章,內容是在討論教育部奇葩政策「科科等值」的問題。
N老師和我一樣,對這個政策感到生氣(因為科科等值的背後,其實是以表面上的數字公平,來得到一種政策的方便,美好假象。但卻沒把每個學科的本質考慮進去)
相對於N老師和我的憤怒,C老師卻以笑臉回應。N老師不解地問:「有什麼好笑?」C老師的回答讓我看了又心疼又心酸(真想給她一個擁抱),她說:「生氣別人更好笑啊,反正我們就是個笑話」
反正我們就是個笑話?
反正我們就是個笑話?
從念中文系開始,就感覺到社會上許多人對這個科系的不友善。我都跟自己說沒關係,我一定會努力讓更多人能尊重這門學科。當了老師後,我發現比我優秀許多,也比我更努力的老師大有人在。只是,在轉變社會的偏見這條路上,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我們不是笑話。
我們不是笑話。
希望更多人尊重中文這門課,成了我的思想鋼印,看任何書我幾乎都會往這方向聯想。(連看科幻小說都可以往這方面想)
關於成甲與《精準學習》
「羅輯思維」是這是這麼點評成甲的:中國最會學習的人之一
「得到」APP則說他是:最受歡迎的說書人
成甲的學習,是告訴你一系列的方法,讓你透過這些方法的運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產生臨界知識 (在我的理解中,這就是「直覺」),也就是能夠全面和系統的解釋問題,解決問題,甚至是預測問題
這個能力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在你的領域中,你彷彿到過未來,你的預測和推斷最終被認為是可靠的,正確的
(光是想到考卷每猜必中,就感覺很雀躍)
這個能力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在你的領域中,你彷彿到過未來,你的預測和推斷最終被認為是可靠的,正確的
(光是想到考卷每猜必中,就感覺很雀躍)
具體怎麼做呢?作者成甲很貼心的幫我們畫出一張心智圖
得到APP,每天聽本書,好好學習 |
精準學習VS課程設計的直覺
如我讓我許願,在我的專業中,最想培養哪方面的直覺,我的答案是「課程設計」,好的課程設計,可以讓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能在國文課中受益,也就是一顆顆未來尊重文學的種子。
我也幫自己畫了一張屬於自己的結構表
我覺得最容易開始的,就是「問為什麼」以及「寫反思日記」,行動時,則可以從「小規模試錯」開始
一、問為什麼:問出好的問題,解決的方向也才能不偏離航道
學習設計課程的第一步,就是學習問好的問題。
以設定學習目標來說,我會問自己:這一課我最希望學生學會什麼,為什麼?(問題本質)
接著我會再問自己:這個問題怎麼變成一個清楚的敘述(問題意識)
最後我會再問自己,這個清楚的敘述中怎麼提出一個精準的概念,讓我和學生以此檢核自己學習前後是否有差異(聚焦問題意識)
接著我會再問自己:這個問題怎麼變成一個清楚的敘述(問題意識)
最後我會再問自己,這個清楚的敘述中怎麼提出一個精準的概念,讓我和學生以此檢核自己學習前後是否有差異(聚焦問題意識)
例如,課文〈諫太宗十思疏〉,我最後聚焦出來的答案就是:
如何用向上管理取代靠北和黑特
如何用向上管理取代靠北和黑特
二、在反思中全盤思考
成甲提出三個讓學習更有效的方法:反思日記,以教為學,刻意練習
我最想分享的,就是寫反思日記這項。因為它最容易理解,只要勤奮就能開始。但是卻可以記錄靈感,事後反省,全盤檢視,從而找到一種設計課程的直覺(我還沒完全做到,但我完全相信持續寫,就能做到)
從今年八月中旬開始,我開始寫反思日記。適逢暑假,對我來說,每天花一個多小時寫日記並不困難,我反而很享受這樣的過程。開學後,時間掌控不好,工作多到應接不暇,反思日記也就這樣被我耽擱了快一個月。
寫反思日記其實是看我能不能管理好自己生活的指標。寫反思日記,是我『主動』去掌管自己的生活,去調度自己的忙碌,去評價及調整自己的表現。所以九月底我又逼迫自己復工
這是我的反思日記格式(用evernote),和一小部分的內容:(格式是從《精準學習》提供的表格修改而來)
正是透過寫反思日記,我才找出目前自己在教學設計上的著力方向「國文如何兼具實用與無用之用」
三、進化應用:努力+小規模試錯
真的要學會課程設計,理論是不夠的。還要有行動
我很喜歡成甲提出的實際運用的論點:機率是一種動態值,也許一開始,你參考的機率是一般大眾,得到的結果是:成功的機率很低,但隨著極致的努力,你參考的機率就變成更加努力的群體的成功機率。
用課程設計改變社會對國文的偏見,乍聽之下也不怎麼可行。但我看到許多在這方面已經有所成就的國文老師,他們就是「更加努力的群體」,以他們為參考指標,我的成功機率不就變大了嗎。
用課程設計改變社會對國文的偏見,乍聽之下也不怎麼可行。但我看到許多在這方面已經有所成就的國文老師,他們就是「更加努力的群體」,以他們為參考指標,我的成功機率不就變大了嗎。
小規模試錯也是很棒的方式。這學期開始,上完課我都會給學生一張反思表格,上面列有幾個學習目標,並讓他們寫出自己的掌握狀況。有些目標,大部分學生都表示自己不能掌握,那我就很清楚自己這個地方的授課方法是有問題的~~也許是問題意識設定錯了?也許是討論時引不起大家興趣?也許是理論性太強?
因為是一課當中的一個環節,要調整起來也相對容易。小規模試錯讓我比較有勇氣去實踐和嘗試不同的課程設計。
因為是一課當中的一個環節,要調整起來也相對容易。小規模試錯讓我比較有勇氣去實踐和嘗試不同的課程設計。
小結:從反思表格開始,建立你的精準直覺
這本書的含金量頗高。書中許多觀念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疊加的。如果要一次完整吸收,其實不容易。
我的做法是,一邊讀,一邊做,再一邊讀。
你可以先找到在自己專業領域中,最希望擁有「直覺」的那件事,把它當成學習的對象。
接著,你可以開始寫反思日記,試試看用事情客觀描述/主觀情緒/反思的方法,開始用一種客觀而又有包容力的角度看自己在學習中的狀況。
最後你可以透過小規模嘗試和繼續努力,來強化這種經過學習後。培養的直覺能力。
擁有直覺,是多麽的讓人羨慕。我現在相信這是可以透過方法和努力建立的。如果我因此變得更好,會很樂意繼續分享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