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1日 星期六

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嗎?《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讀後感

「你到底是怎麼教小孩的,一個月跟我拿這麼多錢,卻連個兒子你都搞不定。你知不知道,魏經理的女兒去年考上北一女,陳董的兒子今年也推甄上清華大學了。每次開會,談到自己的兒子我就頭痛,模擬考的PR值沒一次過九十,在台北地區,是有什麼好高中可以讀?我給你鄭重警告了,我不會讓他去讀那些沒聽過名字的學校。他沒考好,乾脆送他去美國。」

過了幾秒,小圓媽的尖喊傳了過來:「送到美國?一個兒子養到十五歲,只因高中沒考好,你就要把他送到美國?你有沒有想過,這樣就是我一個人在家了。」

看完上面的故事橋段,你有什麼感覺呢?

感到似曾相識?或是想要繼續往下看?或是是想對這對父母的教養觀做一些評論?這段「典型升學主義崇拜的父母」的對話, 正是出自於近來討論度非常高的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同名小說。




中產階級(父)母的特質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透過一位家庭教師的眼光,看到在升學主義的制度下,一對對關係緊張的夫妻、親子。粗略的分類,能夠請得起家庭教師的家庭,大概是中產階級這個族群中,收入偏高的那群。這群家長有哪些特質和教養觀念呢?我自己的觀察大概是這樣的:

「這些人都會有一些成功的經驗,而這份成功來自於他們自身某些良好的品格,例如堅持、毅力、熱情等等等等。」
「他們相信,人必須努力,必須對自我有期待。他們的孩子也不例外」
「他們希望透過教養,形塑孩子好的外在表現和內在品格,而這兩件事又是互為表裡」

這樣的觀念有錯嗎?我認為沒有。但這些觀念遇見「升學(背後代表的是未來的成就)」這無可避免的情境時,卻造成這個族群父母的三種矛盾。(當然,有些父母把這些矛盾處理得很好)


中產階級(父)母的三種矛盾

  • 第一種矛盾:天賦自由與有選擇權的人生

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身為家教老師的主角,曾很真誠的對某位家長說:
我只是覺得很可惜,弟弟也很優秀,他在體育方面很傑出,同學們也很崇拜、仰重他在籃球的造詣,既然如此,我們可不可以停止用『學業成績』的框架去束縛他?

聽完這樣『肺腑』的建議, 這位家長的回覆是


父母的成敗,總是跟小孩綁在一起。若是放任紀培豐(故事中的主角)按照自己的興趣走,給他念體院,等到將來沒有找到正式的職缺,誰才是真正要去承擔的人?老師,那個人會是你嗎?』
既然如此,我在紀培豐迷失之前,把它引導到正確的方向,又有什麼錯?老師,你覺得我是錯的,但你自己不也拿了很漂亮的學歷,所以我才願意給你這麼優渥的薪水?

這一段對話我看的心有戚戚焉,這也是我自己在教養霏霏時常常問自己的:「適性發展」和培養他多元能力,「增加人生選擇權」之間,到底哪一個我該排在前面?如果有一天我必須二擇一,我到底該怎麼做?


  • 第二種矛盾:自己的人生與孩子的人生

順著第一個故事的對話講下來,不知您是否注意到,這個故事的家長說:「父母的成敗總是和小孩綁在一起

這是一句觸目驚心,卻又真實的話。

同樣的情形,也在這本書紀錄的一個個家庭中上演,在〈怪獸都聚在一起了〉這個故事中,漢偉的母親這樣獨白:
我的丈夫跟我一樣,我們是舊世界出身的,為了小孩的福祉,願意犧牲奉獻出所有的一切
漢偉去念小學後,為了得到漢偉的第一手資訊,我自告奮勇擔任導護媽媽、愛心媽媽和說故事媽媽,我希望幫助偉漢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小孩,不時送孩子喜愛的飲食去班上

當了媽媽以後,我常被提醒要多陪伴孩子,因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但這背後卻仍有隱藏的危機:陪伴到什麼程度,才能讓孩子是孩子,我還是我?


  • 第三種矛盾是:自我的遺憾與投射心理
日常生活中,常聽見(父)母說:「因為我XX不好,所以我不希望小孩跟我一樣」。在書中,自然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在〈高材生的獨白〉中說:

父母在管教小孩時,有一個很簡單的出發點是:不希望小孩重蹈自己的覆轍。以我母親的背景來說,在她接受教育時,所有的科目都十分理想,唯獨數學一科始終差強人意。為此,她花了更多時間苦讀,投資報酬率卻很低,連考成績出來,數學一科把整體平均拉低不少⋯⋯
母親的出發點很好理解:只要我比一般的小孩更早接觸數學,耳濡目染之下,絕對會有很出色的回饋。我還很小,可能還無法順利抓握物體的時候,母親已嘗試著教我簡單的加減原理,素材可能是隨處可見的紙花與糖果,或者是散步沿途的行道樹與小鳥

遺憾是一種很詭譎的情緒,它常常讓人做出一些看似理性,其實是被控制住的行為。如果我們要為XX填一個詞,我會放的是「英文」。從霏霏出生開始,我就打定主意不能讓她英文太差,為此,我有計劃的自學英文,好讓自己可以順暢地閱讀英文兒童繪本,還有在日常生活中跟她用英文對話。

在這過程中,我當然找回了不少英文的語感,也更願意在生活中刻意找機會練習——但我跟霏霏在學英文的過程中,其實仍有衝突。
霏霏已經大到能感覺我的「刻意」(即使我裝得很自然),她不只一次問過我「媽媽為什麼我一定要學英文呢」


矛盾導致的教養焦慮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呈現在升學主義下,親子關係的緊張和孩子的傷痕。但我看見的不只是孩子的傷,其實,父母也是受傷的人。

該被關懷的不只是孩子,還有父母。


現代(父)母教養孩子其實會有焦慮的。因為我們會遇見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樣的書,血淋淋的掀開家庭的困境,即使它描述得如此溫情脈脈,不帶道德譴責——但這種只是陳述卻沒提供解答的方法,看完後還是有種,恩,把我推進大雨中,然後不給我傘的感受。

而那些提供解答的書呢?像是《日本媽媽這樣教小孩》(「日本」可以替換成各種主詞XD)噢,我不得不說,那又是另一種焦慮,因為我的孩子不是他的孩子~~


我們都是第一次當父母,但教養這件事,錯了很難重來。

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嗎?

在看這本書的前幾天,剛好也接觸另一本書《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這本書的名字取的有點聳動,我比較喜歡大陸的翻譯《園丁與木匠》)

這本書很適合在焦慮的時候拿出來看。


每個(父)母最大的焦慮都不一樣,但應該可以從這本書找到方向,或是緩解。

作者高普尼克有兩個提綱挈領的觀點,對我而言是可以解除焦慮的。


(一)無條件的愛和探索的資源

這兩個觀點都是由作者提出。我把它在一起。

作者認為「你決定不了你的孩子是什麼(編案:其實這就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想說的),孩子的運氣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所能做的就是提供多方探索、體驗不同的環境條件。

我們愛孩子是無條件的(編案:我覺得這超級重要。如果你也是無條件愛孩子的父母,請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不管他是蒲公英或蘭花,安靜還是外向,愛冒險還是膽小,我們都盡量提供探索資源」

(二)你是什麼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說穿了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句諺語「以身作則」,假模假樣的跟孩子說大道理是沒有用的,重點在於我們的關係好不好,還有我究竟行不行。

看完這個觀點,我會好放心地不斷充實自己,哈哈~~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震撼了你,《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會是一本很棒的搭配閱讀。

父親在教養中的角色?

我在寫這篇文之的時候,特地把(父)都用了括號,這是因為,有臉友提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提到的都是母親和孩子。那父親呢?

坦白說,父親對於教養過程的焦慮,似乎比母親小。(因為介入得少?)這討論下來當然沒完沒了,我只能分享曾在菁英日課讀過的觀點「成為關鍵時刻的那個人」
也就是說,也許父親在日常生活涉入的不如母親,可是,在孩子的關鍵時刻,父親要能成為「那個人」

對我來說,我的父親就是我生命關鍵時刻的那個人。我很愛他,也很感謝他在我那麼無助的時候,告訴我,在他心裡我是一個很棒的孩子,跟別的小孩完全一樣。


延伸閱讀

最後就是延伸閱讀,因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談很多了,我們就來看看《教養是種可怕的發明》的延伸閱讀吧

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