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零廢棄:那些你意料之外的生命對話

你聽過一週一次零廢棄嗎?
這是在新豐高中執行的一項計畫。我們招募志願者,穿上零廢棄的黑T,那一天,我們不製造垃圾。


聽起來是個很酷又很有意義的活動,對嗎?




能被邀請為零廢棄活動的一員,我深感榮幸。一開始在推廣時,我的思維還是在「做這件事對地球好」上打轉,可惜的是,從這個點出發,似乎難以打動人心。

【除了環境保護,我們還可以怎麼談環保】

零廢棄、減塑在這幾年是個熱門議題。支持者多,漫不經心者也多,真的勇敢表達自己反對立場的人,也不在少數。
支持者談的是做這件事情對動物,環境的友善,還有一種「做對的事」的榮耀與驕傲。

覺得不用刻意強調(勇敢表達自己反對立場)的人,則是理性樂觀,覺得因科技發展帶來的問題,可以用科技來解決。(代表者:羅振宇:理性樂觀派)
又或者是訴諸於意識形態,覺得環保人士要求大家環保,本質上就是一種思想暴力(代表作:環保的暴力)


而我算是支持(但經常沒做好的那種人),我支持環保的原因是:即使我相信新發展的科技能夠解決發展科技帶來的問題,但有些事,不需要等到新科技發明,而是我們現在就能夠做的,那為什麼不做呢?
如果我們「現在就能」在生活中能夠減塑,讓海洋生物有更好的環境,避免誤食塑膠,那我們為什麼非要等到更容易分解的塑膠的問世呢?


然而,從環境保護或意識形態出發談環保,很容易淪落成一種辯論賽,成為零和博弈,究竟要怎麼談環保呢?


【談判專家這樣談】

我看過最厲害的談環境保護的方法,來自於《讓對方得利,自己更開心的雙贏談判術》,裡頭提到「相信人類活動導致氣候變遷」和「氣候變遷懷疑論者」兩派很難找到共同利益的人群,究竟該如何對話?
作者
Lawrence Susskind提到:想要改變兩者的立場,幾乎是不可能,因此應該把談判焦點放在「風險管理」,並且找出「不管氣候變遷是否存在,有哪些措施是大家都認為值得可行的」(例如在建設基礎設施時,可以把氣候變遷的風險評估進去,避免導致基礎設施不堪使用時,錢還沒還完的窘境)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GxzO3

從這個角度(不是企圖改變他人的立場,而是試著找到更多的額外的好處)出發,我也就不會再站在一個自以為的道德制高點,去批評(或勸說)他人應該為了環境保護而執行零廢棄。

我只想分享三種體會
這三種體會,都是因為執行了零廢棄,意外開啟的生命對話。


第一個體會:誠實,練習不欺騙自己

人有時候真的很愛欺騙自己。而零廢棄是一種對自己誠實的行為。
我曾經有過幾次經驗,穿上了零廢棄黑T,但還是在沒人看到的情況下,製造了垃圾。為了怕被別人笑話,我刻意低調,試圖隱藏,假裝這一切都沒發生。

但後來F老師點醒了我。F老師在宣傳零廢棄時,跟學生說:「千萬別去指責那些穿黑T而製造垃圾的人。穿上黑T不是要證明給誰看,而是提醒我們要對自己誠實,如此而已

從那句話過後,我才能穿著黑T而不被黑T控制。
不管有沒有人看到,我會在穿上這件衣服時,盡力去做到零廢棄;也誠實面對自己穿著黑T而製造垃圾的行為,並且設法改善。

前陣子我的教學出了些問題,一開始我很想欺騙自己這是假的,但我還是記得F老師賦予黑T的意義之一:不欺騙自己。
於是我誠實的去面對和收集那些背後的雜語;也唯有對自己誠實,我才知道哪些建言是中肯的,哪些真的不要放心上~~

第二個體會:尊重
零廢棄沒有比較高尚,要學會尊重沒有這些習慣的人。
這陣子我也紙上談兵般的,讀了幾本談判書籍。書中幾乎不例外地提出了「要關注利益而非立場」的談判法則。

零廢棄讓我有情境實踐這些書上的觀念。對環境友善是一種立場;要求效率與方便又是另一種立場;想讓零廢棄能推行得越來越好,首先該做的真的就是尊重。
只有尊重之後,才能有腦力找到一個「比使用一次性餐具更方便又有效率」的方法。又或者是開個腦洞,找出「比效率和方便」更重要的價值觀(例如時尚)

第三個體會:影響力
朋友A曾說過自己對零廢棄也是支持的,可是他不奢望能影響他人,於是選擇從自身做起(是個獨善其身的高雅之士)
可是對我而言,既然選擇成為老師,就代表我希望能影響別人。零廢棄是個不容易推動的事情,很難有耀眼的成就感。(又要尊重又要推動),但我還是希望試試看,看看自己有沒有可能發揮影響力

發現自己有這個念頭時,我覺得我在唐宋之際,應該就是一直被貶還是想出來做官的人吧XD(貶謫文學也算我一份的概念)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NA5oq
誠實,尊重,影響力;我踏上一週一次零廢棄這趟旅程後,對這三種價值觀有了更深刻的領悟,這就是所謂的智慧吧。

一週一次零廢棄,它是否也有可能在你的生命中長出智慧,油油地在海裡飄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