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7日 星期三

教養世代:關於《拚教養》的N種思考

才藝教室裡,孩子們笑容滿面的跟著老師進行課程;隔著一片透明的玻璃窗,才藝教室外的媽媽們(和少數的爸爸)也忙碌的交換自己的育兒理念,還有更多才藝班的情報。

從霏霏三歲開始,我和她就在各式才藝班裡衝鋒陷陣,討論抉擇。有人說:「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你這樣會不會太過緊張了?學那麼多反而會扼殺小孩學習興趣」
我才不那麼想!
每種才藝課提供的都是一種體驗,一種遊戲的精煉化。我並不在乎她在分數上的表現,我在乎的是她能不能接受更多元的領域,然後融會貫通成自己的優勢。

用大前研一的人才分類來說,我想我是一位
π型母親(π型人:指同時具備兩種以上的專長)



和其他父母聊天時,我會碰到跟我一樣的家長,對每種才藝都沒有特定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都試試」。

我也會碰到一群父母,他們讓孩子學一兩種才藝,原因是因為小孩有興趣,或是表現出天份。我想,這是一種「I 型教養」(幫助孩子培養特定專長)

還有一種家長,經濟狀況比中產階級更好一些(多半是生意人、教授、醫生等)。我最常在兒童美語班遇見他們,和我最大的不同在於,父母本身的外語能力都很強(其他家長是因為自己英文不夠好,才送孩子學英文),他們的孩子也是年年飛往歐美,甚至在外國待過一兩年(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

還有一類家長,我是見不著的,因為「才藝班」並不是他們的選擇。(這些家長不選擇才藝班的原因想必也是多元的)
從霏霏三歲到六歲半,我看著她。同一時間,在工作場合中,我也看著學生。
在這些凝視之中,有三個問題常在我的腦海徘徊:
一、哪一種教法最能教出「好」孩子?
二、是什麼影響了我們對教養的選擇?
三、教養,是公平的嗎?(這其實是我最關心的)

帶著這三個問題,我也讀了幾本非常有感的書:《階級世代》《窮忙》《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我是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以及,今天最想分享的《拚教養》(這位媽媽終於要進入正題了)

從《階級世代》到《拚教養》

《階級世代》出版於2016年,作者是哈佛大學公共政策教授羅伯特‧普特南。這本書談的是美國家庭的社經地位如何影響孩子的教育。它還有一個赤裸裸的副標:「窮小孩與富小孩的機會不平等」

作者透過社會學的考察方法,呈現現代美國教育的真實面貌:

富小孩擁有的,不只是更好的物質享受,還有無形的文化資本。文化資本有助富小孩繼續在社會階層中取得優勢。反窮小孩因為缺乏文化資本,所以難以有向上流動的機會。

【文化資本:
知識的類型、技能、教育、任何一種個人可以讓他自己在社會上獲得較高地位的優勢,包括他人對自己高度的期許。父母給與孩子們文化資本,可以把教育體系變成舒適且熟悉的地方而使他們易於成功的態度及知識。

看完《階級世代》我不只覺得沉重,更覺得不甘心。這種感覺是為我自己,也是為我碰到的部分學生。如果學校教育無可避免的也是造成階級世代的元素之一,那麼至少我可以在課堂上做什麼?

台灣教育的階級狀況,和美國一樣嗎?我們向上流動的機會,也越來越渺茫嗎?

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開始期待台大社會學系教授藍佩嘉會怎麼說。從2016等到2019,終於等到《拚教養》。

《拚教養:
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觀察的是台灣社會,在階級的差異下,不同階層教養的焦慮。也談到(現在)在台灣透過教養讓階級流動的可能性,教改的必須性(以及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這本書像是一顆定心丸,安撫我在教養和教育中的焦慮。

底下會列出這本書的三個重點,以及我的兩個提問,一個行動


第一個重點:具有代表性的族群劃分

第二個重點:台灣vs美國的教養現場

第三個重點:教改仍是目前最佳解答

第一個提問:素養教學的服務對象?

第二個提問:兩種另類教育的走向?

第一個行動:定位但不貼標籤



重點一:具有代表性的族群劃分:

若以經濟收入來劃分階層,一般人很容易指出「富裕」「中產」以及「勞工」三個階級。

身為中產階級的我,在觀察教育現況時,仍不時帶有疑惑。因為對比同為中產階級的諸多友人,我們在教養上碰到的問題其實大有不同。

藍佩嘉在書裡不探討富裕階層,而集中在中產以及勞工。但對其做更細密的劃分,包含:跨國私校中產階級(中上階級,父母具跨國資本)、都會區中產階級(孩子就讀都會區明星國小)、都會區勞工階級(孩子就讀都市邊陲的國小)、非都會區勞工階級(孩子就讀偏鄉國小)、非都會區另類學校中產階級(森林小學,主要討論華德福學校)。

這樣的畫分並非貼標籤,而是讓父母(以及教師)能了解自己所在群體的共性,以及其他群體的共性,還有彼此間的差異性,交流的可能性。(例如我更清楚自己跟醫生、講師、創業家這類的「中產階級」的差異)

每個群體各自有不同的教養理念(都會中產階級內部的差異性較大)和各自面臨的教養矛盾。以中產階級來說,「快樂童年」與「競爭學習」的矛盾處理,就是在教養過程中必須抉擇、融合的。


重點二:台灣vs美國的教養現場

看完《階級世代》時,讓我感到沉重的原因之一,便是美國富人區和貧民區的居住處非常壁壘分明,不同的居住區域宛如兩個不同的世界,因此學校的好壞和它所在的學區緊緊相關。

在我看完《我是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後,對這個居住狀況有更深的了解。在我們認知中,紐約曼哈頓是整個美國經濟文化的中心,但其實它內部又分為上城區、下城區、左區、右區,各個區域間其實各自形成一個生活圈,上城區(上東區)的人,是不願意主動跟其他區的人有往來

但是居住區壁壘分明的現象,在台灣相對獲得緩解。

台灣的社區與學校並不像美國有著相當明確的階級區隔。以天龍國小(明星學區學校)與河岸國小(郊區學校)所在的社區來說,雖然兩地的房地產平均價格目前差距將近一倍。但由於社區內新舊住宅皆有,加上有寄戶口越區就讀的現象,這兩所學校的家長內部仍存在若干的階級異質性。(《拚教養》P29)

這種緩解能讓台灣更有可能擁有階級流動。即使我們買不起學區房,仍然有可能為孩子選擇符合我們教養需求的學校(補習班)。各學校之間的差異雖然存在,但並非天差地別,進一步緩解父母的教養壓力。


重點三:教改仍是目前的最佳解答

台灣教育該怎麼走?藍佩嘉在書中的後半部,也將教養議題的關注延伸到高中。(很慶幸我跟藍佩嘉在這一點的認知是相同的)從教改到99,101甚至是108課綱的頒布,升學越來越令人眼花撩亂。重視學習歷程的升學方式,也被質疑是否獨厚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主張「恢復聯考」的聲浪應運而生。

是否該恢復聯考?藍佩嘉的答案是:

為了追求表面「公平」而恢復聯考,有如英文諺語裡說「倒洗澡水時順便倒掉了嬰兒」過去二十多年來的教育改革,雖有弊病疏漏,對於促進多元教學仍值得肯定

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接受的仍是國編版教科書時代的教育,而當我開始接觸教育時,恰恰是改革的開端。現在教育現場的學生跟當年的我們有許多不同。單就在「創意」「水平思考」方面,教改後的學生表現更為突出,而這確實也是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特質。

提問一:素養教育,自主學習的服務對象?

 108課綱即將上路,「素養」成為教學的趨勢。在這一波的改革中,「自主學習」更加被強調。

自主學習包含學生自行規劃學習項目、進度;更早一波還有延後到校時間。這些改變的訴求都是「增進學生自我安排、自主管理的能力。」

聽起來很美好。然而我注意到的是,贊成自主學習的學校,大多落在明星高中(麗山高中);而贊成晚到校的家長,也大多是中上資產階級的家長。

《拚教養》一書也提到,中上~上階層的父母,對學生在校受教育的涉入較多,也更常跟老師表達希望的教養觀念(例如強調正向教養,標榜自由民主)。

也就是說,現在課綱的教育腳本,基本上是以中產階級(以上)

的家庭為主角寫成的。然而這份腳本卻希望全國上下,不分階層的家庭共同演出。
對於中下階層的家庭而言,父母無法有效地支援孩子進行「自主學習」,因為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並沒有被反覆告知「探索自我,多元發展」的重要性。導致社區高中的自主學習,多半是學生利用這段時間完成未完成的作業,或是複習課堂所學。


而到校時間的延後,對於彈性時間較多的父母而言,可能是好事一樁,親子間可以有更多時間共享早餐,甚至共讀;但對於雙親都必須趕時間上班的家庭來說,到校時間延後,真的是利多於弊嗎?就像藍佩嘉在肯定多元入學後,仍認為:

我肯定多元入學的道路方向。但受到目前執行方式所限,讓我們走的不夠遠,無法落實真正的多元精神──也就是在申請入學管道、過程與方式上,積極考量到階級等社會不平等的差異與作用。(《拚教養》)

無法落實真正多元的原因,並不是制定者的貪婪顢頇,也許是制定者認定的學生圖像,就是來自於中產以上的家庭。

提問二:另類教育的走向?

《拚教養》提到的「另類」學校,是華德福體系的教育;而除了華德福,這兩三年間又興起了不少非主流的學校(但參與者仍屬於中上資產階級的父母),我會持續追蹤的是「蒙特梭利」教育。

以台南市來說,最純正的蒙特梭利幼兒園是哈佛幼兒園。當初在幫霏霏選幼兒園時,這間學校一直是我的口袋名單。甚至我也有過讓她念蒙特梭利小學的念頭。

哈佛的蒙特梭利小學經營的有聲有色(僅代表個人觀察),今年,台南市一家指標型的私立高中,今年也開辦蒙特梭利小學。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強調操作,契合近幾年的教育主流,或許這幾年也會成為另類教育的亮點。

另類教育也開始在體制內的學校發酵。這會如何吸引不同階級的家長,也是我很有興趣的持續追蹤的。
行動一:定位但不貼標籤

教養成為全民運動。教改仍是目前讓社會進步的最佳解答。然而以中上階層為主角的教改腳本,並不能夠適用於來自各個家庭學生。為了避免貼標籤而產生的偏見,我們的教育力求公平,要給每個學生一樣的制度。但那些制度真的適合每個學生嗎?

身為一位中產階級母親,一個社區高中的老師,我能做的就是了解自己在不同身分中所處的位置。但是定位並不是貼標籤,而是設計出更適合的教育模式。恰恰如同《拚教養》在結論部分所說:

過去台灣社會將「能力分班」視為全然負面的作法,擔心孩子被編入「放牛班」而失去教育機會,其實,需要打破的是將「會考試」等同於「有能力」,而非全盤否定「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對於不同學習需求與狀況的孩子,學校應該提供分流的教育內容與方式,包括及早介入的學前教育、補救教學、改革技職教育等多元作法。

最後要來點光明,台灣教育的靈活性仍然存在,也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希望十年後,台灣教育會以教改為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