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7日 星期五

說故事讓等待變簡單了

霏霏,你知道媽媽臉上這個紙口罩遇到我們之前,到過非常多地方嗎?它一開始是住在南美洲的森林裡呢


話音剛落,霏霏圓滾滾的眼睛,原本轉著淚珠。突然又恢復了精神,好奇地看著我
在擁擠的早餐店中,分秒必爭,我甚至沒有時間拿出手機查閱敘述的正確性,只好繼續瞎掰:「這口罩本來是一棵大樹,這麼高這麼高,住在南美洲的森林裡。南美洲離台灣好遠好遠,坐飛機也超過一天。有一天,來了一個頭髮好黑好捲的人,帶著一把刀子,咿呀咿呀的,把它砍下來,運到越南。越南離台灣就近多了~~」
總之,樹木被砍下,樹皮被取出,做成了紙漿,經過一連串的流浪,最後被製作成口罩,到達台灣

【等待已經夠煩,小孩還來哀哀】

除夕的早晨,帶女兒霏霏去買早餐,生意相當好,我們點完餐過了五分鐘後,霏霏開始不耐煩,希望餐點快點來,又哀哀叫的說她好渴,要喝鮮奶茶
一開始我好言相勸,霏霏不領情。繼續哀哀叫
霏霏的隔壁桌坐了一個甜美的小女孩,快樂的吃著三明治喝飲料。
這一幅畫面就是:窘迫的媽咪,哭鬧的小孩VS優雅的小女孩,和樂的親子共餐
開始有客人的眼光朝我這看來
我開始有點心急,語出威脅,跟霏霏說:「霏霏,你今天表現怎麼這麼差,晚上不包紅包給你喔」(我好弱) (其實我很不認同威脅小孩,但自己常不小心就脫口而出)

霏霏不受威脅,繼續哀哀叫

【說故事讓等待變簡單了】

又有一個客人朝我這看來(還好絕大部分的人都在滑手機)
我終於想起,這時候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轉移小孩的注意力』
真心覺得,對於不喜歡讓小孩使用3C商品的家長來說,要讓小孩轉移注意力很考驗創意和口語表達能力
我問霏霏:「你知道把人變有耐心的兩個方法是什麼嗎,第一個就是說故事,第二個就是滑手機。我們來說故事,看看能不能讓霏霏變得有耐心等早餐吧」
我又問霏霏:「你知道說出一個故事,第一個要注意的是什麼嗎」
這時霏霏給了我一個神回覆:「什麼東西都可以變成一個故事,就像你的口罩
那第二個呢?
故事要有名字
於是我和霏霏拍板定案,就講我臉上口罩的故事(外科用的口罩),我們故事的名字是『馬麻臉上的口罩從哪裡來』( 我知道有點弱,但當時真的只想出這個)
【一個取材,一個名字:和孩子一起說故事】

我一直知道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要轉移他的注意力。但觀察自己,我最容易使用的語言其實是
(一)無效的呼告
『不要再$%#^%*&,你應該$%&*』
(二)奇怪的威脅
『你再#%^&*^(*,我就^(*)+』
(三)不兌現的利誘
『你不要再$^%*&(,我就給你%*)』
(四)莫名的妥協
『好好好~~~馬麻$%&^^(*)+*』

其實這些語言的表達方式,都不利孩子獨立自尊勇敢個性的養成。也許,先和孩子說一個故事,等他情緒平復了,再和他講道理,會是更好的流程
【延伸學習】
其實一開始我是想教霏霏怎麼說故事,我要告訴她,一個好的故事必須有三要素『簡單 意外 具體』 沒想到我還沒告訴她我的答案,她就用孩子的眼光,告訴我她心中故事的原型
(因為我們每次讀繪本,會習慣性先用手把指著書名,一個字一個字唸出來。所以霏霏才會覺得名字很重要吧XD)
(所以我們真的不要急著給孩子,學生答案)
回到我原先的答案,這答案是羅胖請假時,黃執中代打的內容,我覺得他講得真好(他居然是台灣國民黨黨員)



【尾聲】

我講完口罩的故事之後,又講了一個外套的故事,霏霏講了一個眼睛的故事,餐點也終於到齊~~

過年到哪都要等,趕緊準備好故事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