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02 年,電影〈藍色大門〉裡,張士豪對孟克柔的青春告白。他一共說了三次
不管是步入中年的我們,或是正值高中生活的青少年,看到這句自我介紹,都會忍不住嘴角上揚。
世界太複雜,於是我們從年少開始,學著用星座,用血型這些既定的人格分析,捕捉自己和他人的輪廓。我們一邊畫輪廓一邊長大,在輪廓內加入各式趣味的,學術的,準的,不準的人格心理測驗。我們的人生,除了悲傷快樂,泡泡可樂,是的,還有人格心理測驗
搜尋google心理測驗,會發現類別目不暇給 |
心理測驗,拉近學生與古文作者的距離
2015年,facebook上一夜間瘋傳一款心理測驗「神創造我的時候加了什麼」,只要在測驗視窗輸入自己的名字,就能測出結果。許多鄉民大讚「神準」。我也湊熱鬧試一試,算到第二輪時,確實還滿準的(第一輪就#@%$^)
玩這個測驗的人,通常還會手癢查查親朋好友,然後說三道四一番,也算是一種拉近彼此距離的活動
而學生向來對古人很有距離,其實想想也是人之常情,畢竟他們彼此不瞭解,又沒見過面。如果能讓他們一起進行心理測驗,是不是能拉近距離,增進瞭解?
將心理測驗導入講解作者的課程,不再是老師「介紹」這個人,而是大家一起「談論」這個人。玩法有兩種:
(一)從答案找資料映證
這種玩法,目的是訓練學生發展「找證據」的能力。先給學生某作者的個性,再讓學生從作者的資料中找出證據。舉例來說,若諸葛亮的分析是「霸氣」,「裝腔作勢」,「加班運」學生必須針對這三個分析,找出合理證據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加班運就是為了協助劉備和輔佐劉禪;但霸氣和裝腔作勢,學生的解釋相對多元。有的組別認為,七擒七縱孟獲是霸氣,有的組別卻認為這是裝腔作勢,為了要強化自己的見解,學生會使用更多的詞彙來描述和解釋。
(二)從資料推論答案
這個玩法目的是訓練學生「推論歸納」的能力。學生閱讀作者的資料,假想自己是這個電腦程式(心理師),會給作者哪些形容呢?
以下是學生對文天祥的形容,比網路上算出的答案更加有趣:
學生A:首先加入一整杯的才智 /再加入4杯勇氣/雖然不是很喜歡太完美的人,不過還是再加82杯的寧死不屈好了
學生B:放一點點懦弱 。哇,懦弱沒有了,不放了/加個三匙正氣和固執的混合物吧/再放一滴愛國精神。啊,手滑,全部倒進去了
學生C:先加入兩杯文采/再放入三匙好運,咦,好像拿成落魄了/忠心放一些些~~哇,滿出來了
課程中,想讓學生接近作者,除了講述和影片,也可以試著讓學生和作者一起玩『心』理測驗,從中產生『互』動,增加了『解』---- 這就是『心互解』的效果。因為:
學生要的,並不是崇拜一個素未謀面的人,而是在互動中產生的敬佩和瞭解。
好玩可用的心理測驗:神在創造你時加了什麼
和人格分析相關的有趣課程:出色溝通力 品牌原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