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日 星期六

《教學的技術》番外篇:那一夜,我得到了開學精神講話的素材

學測後,高三下
十位高中老師,有十一位聽到這六個字(?),會歎一口氣說:「唉,高三下,學生都不想上課」
憂國憂民的老師,還會語重心長的說:「是不是教育出了問題,我們怎麼教出一群只為分數唸書的學生呢」


高三下,我的皮也崩很緊。因為手上的班級是社會組,一週有八節國文課;除了國文課本的進度外,還有古典文學,現代散文,散文創作和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等課程。(後面這些教材都是老師自編)

那麼多堂課,到底要怎麼上,才能幫高三的課程,至少不要爛掉呢(不敢說完美句點,只求不要整個崩盤)

開學時,我到底該怎麼跟學生談,才能燃起他們心中學習的小火種?



高三下的學習:我們是帶領學生跳到下一個旅程,還是雙雙墜落谷中

整個寒假,因為太在乎這件事,導致我變得無比墮落(?),完全不想面對~~

我只做了一件事:讀完《教學的技術》

高手的指點

開學前一天,有幸和憲福「里程教學工作坊」的講師白袍旅人見面聊天(?),我們很快就聊到了和教學相關的事情,他和我分享了兩個故事,和一個教學手法。

第一個故事:不思議的小提琴學習者





這是黑手小提琴家呂振裕的故事。

65歲的呂振裕,職業是一名黑手,專門負責修理馬達和發電機。但是,他卻不願意活像「一般人眼中的黑手」一樣,吃檳榔(啊,但是這個好像會),賭博,上酒店;32歲時,他選擇了另一種下班後的人生:拉小提琴


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呂振裕也沒在怕的,大剌剌的在店門口,咿咿呀呀的就拉起小提琴,眾人的訕笑並沒有打擊他;他從一個學了一年只會拉小蜜蜂的學生,到2015年,站台北小巨蛋登場,拉世界名曲,給台下上萬觀眾欣賞。


第二個故事:來自山東的小說

羅輯思維2018跨年演講中,聊了很多大人物,但讓人印象最深的,卻是一個來自山東的老奶奶:姜淑梅


照片來源:https://kknews.cc/zh-mo/news/p4qxr2p.html

姜淑梅大半輩子是個文盲,直到六十多歲,才開始看戲曲學認字。有天,她看見了山東老鄉—— 恩,就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小說,看完後,她說了一句話:


其實這個,我也能寫


這位老奶奶真是豪氣干雲啊。
但她不是說說而已,2013年,她出版了第一本小說《亂時候,窮時候》。從2013年到2016年,又陸續出版《苦菜花,甜菜芽》《長脖子女人》《俺男人》








一個教學手法:提問+懸念+對比的混搭

上述兩個故事都是拿來鼓勵學生的好素材,但如果沒有經過教學規劃,現在的學生根本不領情XD

對此,白袍旅人很熱心地跟我說:

「要講故事前,你就先問學生,哪個人最不可能去學拉小提琴啊,然後你就做一些選項,例如醫生(因為大家會覺得醫生有這種業餘愛好滿正常的),書法家啊什麼的,再放上『黑手』,這樣就會有反差,大家就會想要知道黑手為什麼要學小提琴」

對白袍旅人來說,這是他很自然想到的教學手法。但我聽完後內心很讚嘆的。這是高手等級啊~~我雖然教書很多年,一時間也沒想到可以這樣操作。



後來,在301班採用這個方法來帶出第一個故事,雖然是下午第一節的課,學生們仍然很捧場(大家一看,就很開心的說,一定是(D)啊,因為^*&(*))

好的素材,當然要搭上好的教學手法。就像好的火鍋食材也要配上好湯頭,道理是一樣樣的~~(我真的很喜歡用食物來形容教學)(吃東西學作文:有層次感的作文怎麼寫(文章怎麼開場。先看看你喜歡怎麼吃便當吧)


實際教學狀況

實際教學,當然不能全部依賴白袍旅人給的意見。我後來又多設計了兩個教學橋段:
ㄧ、

一開始上課時,先發下一張問卷,瞭解學生學測自我評估,還有對這學期課程的期待。請學生用黑色的筆作答,限時五分鐘,放音樂(是下午第一節課,學生十分昏沈)
(因為課本都提前上完了,好可怕的高三上。所以高三下其實沒什麼一定得上的進度)

二、
五分鐘後,請學生停筆。然後跟他們說,老師這學期想跟你們說的話有三個字,猜猜看是哪三個字?
學生開始亂猜:「討厭鬼」「你活該」(我在他們心中這麼壞?)「要努力」「哈哈哈」「我愛你」......(亂猜以後他們精神更好了些)

三、
開始用活動帶出兩個故事,然後請學生分組討論,我講這兩個故事,是要告訴他們哪三個字,限時兩分鐘,分組討論,討論完把答案寫在黑板(開學第一堂還沒打算用小白板)

四、
結果有兩組答對我要說的三個字:「不設限」。


我跟他們說,高三下這段時間其實是最寶貴的,因為我們終於不用為了成績學習。我們也許很想利用這段時間測試人類可以墮落到什麼地步,我們更可能想出很多理由不去做自己原本想做的事(而只是拼命玩)
但這段時間,如果能帶著不設限的精神,不幫自己找理由,去完成你想做的事,想學的東西,這會是很珍貴的一段時光

五、
說完後,大概剩三分鐘下課。我請學生拿出藍色的筆,在一開始的問卷上,(補)寫上他們想做的事。
(其實我是想做實驗看看聽完鼓勵前和沒聽鼓勵前學生對自我期許的差別)

六、
問卷收回來後,確實有學生用藍筆寫「想讀姜淑梅的書」「要存錢去韓國找河智苑」「要讀水滸傳」「要讀勵志故事」「要挑戰不同形象(剪男生頭,穿裙子)」......

七、AAR
活動有帶起來,學生精神變很好,很捧場
但是不設限的精神講話,成效不夠明顯。說理的部分要重新設計,還有最後時間可以留長一點(或是老師自己不要慌張),記得檢視有沒有音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