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荀子翻來覆去的說理,就像把一條魚翻來覆去的煎,煎爛了自己都不知道。
對當時的我而言,教〈勸學〉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點不起學生熱情的挫敗感,想不出梗的無力感,都讓我想到勸學就頭疼
後來,看了幾本和學習有關的書,以及劉潤「五分鐘商學院」的加持,我的〈勸學〉人生,似乎也出現了一道曙光
勸學:學習高手養成術
進入終身學習時代,「學習如何學習」書也隨之大賣。例如《刻意練習》《精準學習》《深度工作力》等等的書籍,其實在談的,都是更有效率的學習方法。
對比這幾本書〈勸學〉似乎黯淡不少。可是其實〈勸學〉中談到的學習方法,和現在熱賣的學習類書籍,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更進一步來說,先秦諸子百家,談到學習時,多偏向要溫故知新,要不恥下問等等,〈勸學〉卻能在這些說法之外,另闢蹊徑。
如果荀子活在現代,把〈勸學〉的文句修整得再平易近人一點,換上〈成為學習高手,你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這類的標題,說不定也是在網路上轉載得嚇嚇叫的文章呢
〈勸學〉: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前面提到〈勸學〉在諸子百家之外,對於「學習」另闢蹊徑,提出一個新的說法,這個說法就是『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翻譯:人和人天生的學習能力並沒有差太多。但學習厲害的人,能夠藉由外在的工具來讓學習效果變好)
這個說法放到現代,意外地貼切。從各式學習 app的推出,到stem 的融入教學,能善用這些工具的人,也能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舉例來說,由葉丙成教授團隊研發的PaGamo,讓學習和打電玩一樣刺激有趣。我在臉書上常看到爸媽發文,說孩子在自動要求要讀書,因為這樣玩PaGamo才能狂打對手~~
又或者,像我這樣沒空去健身房,沒空去補英文的人,利用「30天健身鍛鍊挑戰」和「希平方攻其不備」「空中美語」等App,可以讓我在最少的消費金額下,用最彈性的時間,盡可能學習。
總之,「善假於物」的觀念,已經是這時代想要更好學習的求知者,必須具備的。
〈勸學〉:說明學習的方法與意義
在〈勸學〉的尾聲,荀子表示:學習有方法,也有終極意義,方法有結束的時候,意義則是片刻都不可以放棄(故學數有終,其義則須臾不可離也)。
這個說法最厲害的地方在於:荀子已經把形而上的「意義」和形而下的「外在方法」分開來談了。(當然,如果最後能談到兩者間的交互影響,那就更棒啦~哈)
分開來談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如果做不到「專心」「謹慎」「善假於物」等事項,那問題不在於你的天賦不夠;真正的問題在於:你知道而你沒有去做。
那麼,〈勸學〉的外在學習方法,究竟有哪些呢?
荀子很有系統地提出了五個外在學習的方法:
藉由刻意的學習改變自己、善假於物、跟厲害的人學習、學習心態應當謹慎、學習過程必須專一在目標。
這些方法,有些是歷久不衰的真理(謹慎,專一);有些則和現在最前端的學習方式,不謀而合(刻意練習改變自己,善假於物,跟厲害的人學習)。
從這角度來看,〈勸學〉雖然不太有趣,但仍有值得一讀之處,荀子杯杯的眼光,是很先進的。
學習如何學習,是教育改革師生共同的目標
從給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到素養導向,教育的核心目標一直很難有一家之言。
而在我的理解中,這是一場老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的歷程。這條路不好走,因為我們也都還在學。
而勸學,很隱性的呼應了「習如何學習」的訴求
〈勸學〉即將在108課綱走入歷史,僅以此篇文章,成為紀念「他」存在在國文課本許久的最後定格。希望107 學年,我能盡最大的努力,表達我對這篇文章的第一次敬意。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