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中,十六,十七歲,一直都是一個美麗又哀愁的年齡
在我是高中生的時候,十六、七歲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我們可以全心相信,只要好好努力,就可以收穫成功的果實(
而十六七歲的哀愁,來自於因為要讀書,所以總是留著齊耳的短髮,白色的襪子,黑色的髮帶,看起來總是不夠美麗
而對現在的高中生來說,十六、七歲之所以美麗,是因為他們真的很美麗,而且擁有許多揮灑自己的方式
而他們的哀愁,是一種價值多元,卻沒有正確答案的迷茫。那麼好的青春,該走向哪條路呢?
只要是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書,都會是我搜索的對象。畢竟我總該知道,要如何和學生一起面對這個哀愁(雖然現實中,他們的迷茫,好像只要一本河智苑的書就能被安撫)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是2018上半年,我覺得回應青春最棒的一本書
這本書一上市,討論度就很高,評價也很高,網路上有許多大神寫過書評。這本書獲得好評絕對實至名歸,我也生不出比網路大神們更好的心得文(但我又真的很想寫),只能從「跟高中生分享」的角度「湊合湊合」的寫篇文章
跟高中生分享,當然會有點說教的意味,哈哈。
但,這本書對於現下價值多元,莫衷一是的社會狀況,有很棒的回應。我想分成「溯源過去」「看見現在」「未來已來」三個部分,分享我如何跟高中生介紹這本書。
反思習慣的養成:從解釋來源開始
台灣社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一個新詞。我寫這篇文章時,最流行的用語就是「佛系」。
有些詞彙在一陣流行過後,便煙消雲散,像是「藍受香菇」「XXX就是要XXX,阿不然勒」等等。
也有些詞彙,變成一種概念,甚至是價值觀。
這些詞彙從何而起?又怎麼影響我們的思維?甚至成為社會風氣?我們該怎麼因應?
針對上述問題,顏擇雅的評論非常精彩。代表的篇章有
・熱血是兩面刃
・小確幸不該是沙漠
・狼性不是解方
・投資自己的潛台詞
「熱血,小確幸,狼性,投資自己」,在社會中都已形成一種概念。
・投資自己的潛台詞
「熱血,小確幸,狼性,投資自己」,在社會中都已形成一種概念。
從教學的立場來看,這些現象很適合拿來當作「反思訓練」:你贊同嗎,為什麼?
讓學生反思這些事情,背後的隱憂是,他們或許同意,或許不同意,但更多時候是處在一種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的說明中。
作者顏擇雅的論述,明確而具體。她操作的模式大致如下:
首先:解釋這個詞彙的來源
接著:說明這個詞彙生長在台灣社會中產生的變化
接著:說明這個詞彙生長在台灣社會中產生的變化
最後:提出自我見解
我很喜歡「解釋來源」的做法。先了解詞彙是怎麼產生的,才能觀察它如何演變。
例如,談到小確幸,作者是這樣解釋來源的:
例如,談到小確幸,作者是這樣解釋來源的:
“「小確幸」一詞出自村上春樹某篇隨筆的標題。.....在《蘭格漢斯島的午後》中,小確幸是買內褲,村上春樹卻沒有解釋為何他給自己買內褲會有小小確定的幸福感。到了《尋找漩窩貓的方法》,定義就比較清楚了;「想要在日常找到自己的小確幸,多少需要一些必須遵守的個人規範」,給的實例是「耐著性子激烈運動後,來杯冰涼啤酒的感覺。」”
有了溯源,就能討論「小確幸與大責任」間互為表裡的關係。也就能對於「逃避自我實踐,只追求悠閒享受的小確幸生活」提出反思。
又如,談到「狼性」這個詞,作者是這樣溯源的
「狼性」一詞來台,應是2013年9月《今周刊》封面「狼性襲台」開始。報導中說對岸年輕人有狼性,台灣則只有羊性,這其實已經賦予「狼性」新定義。在對岸,「狼性」指的是某種企業文化,而非世代性格
從狼性在台的新定義,作者提出了質疑,她認為「如果台媒沿用同一定義(狼性),應該是討論台灣企業怎麼失去這些特質才對,例如王品怎麼失去市場嗅覺,宏碁怎麼失去進攻精神,怎麼變成針對年輕人?」
當一個名詞背後包含了一個社會現象時,想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反思過程,不能漏掉解釋來源。
這個觀察,對我,還有對我帶領學生反思,都是很重要的依據。(現在終於懂,為什麼研究所寫論文都被要求要溯源)
你的專業與職業:從現在到未來
現在的高中生,在校系選擇時,考慮的事情越來越全面:符合我的興趣嗎?我能勝任嗎?未來的前景如何呢?
面對未來職涯的發展,作者也提出不少精闢的見解
・選校系:熱血之餘,不該失去現實感:你真的要去
傳播學院是很多高中生覺得「有興趣」「發展廣」的選擇,更有不少高中生報考的初衷,就是想改變現今的傳媒亂象。
可是作者指出,現在傳媒的亂象不是來自記者的素養不佳,而是傳媒的投資失利與網路浪潮襲擊所致。絕大部分的記者也曾都是滿腔熱血的青年,但為了生存只能開始寫公關稿。
換句話說,傳媒根本不缺熱血,只缺獲利模式。
(除了傳媒,餐飲,觀光也都有同樣的困境)
・赴面試:最重要的問題一定都指向自我探索
說服高中生在課堂討論,發表的理由往往是:「因為你高三要面試,你研究所要面試,你出社會要面試」
學生做了很多準備,面試卻還是經常差強人意。
作者則認為,面試不是吹噓大會,而是展現個人特色:
“如果面試學生說「我一向對主權問題感興趣」,這是吹噓。如果他從巴勒斯坦開始,把話題帶到印尼亞齊省、南蘇丹、蘇格蘭、這就不是吹噓,而是展現個人特色。學校花時間面試你,正是想從你的言談去認識你的個人特色。”
要看出你的個人特色,面試學校也有可能會問:「你遇過最大的挑戰是什麼?人生目標呢?」
恩,雖然,學校經常不小心把學生標準化。但能在制式課程中,清晰回答上述問題,應該比考第一名來的重要吧。
・搞人際:每天都有朋友約喝咖啡的日子,就是人氣王嗎?
高中生相當重視友情。這當然是件好事。其實從高中到出社會組成家庭前,「朋友」都會在生活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
我一直認為,高中是結交知心朋友的最佳時間。這時候我們的人格發展已經越來越穩定,但又還沒學會用「價值」評估一個人。這時候走進生命的朋友,大多和我們的性格有天然的契合,一交心,也許就是一輩子。
而步入職場後,結交能對彼此生活,專業有所提升的朋友,則是我交朋友的首選XD(當然也是很真心)
在人際關係上,作者是這麼說的(作者的人際關係,大多是針對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談):「年輕人尤其應該記住物以類聚的道理,你在專業上努力積極,其他努力積極的同事才會想找你交換意見」「若無心專業......,等人約喝咖啡,喝再多也只是殺時間而已」
總而言之,作者這本書,雖然沒有強調是「給年輕人看的」,但文章中不時會出現「年輕人看這本書則可以想想」這樣的字句。
而她希望年輕人想的,就是「從現在看見未來,用正確的方式努力」的眼光吧。
台灣的未來在國際:未來已來
在這本書中,作者完全不逃避和對岸關係的討論。她客觀分析對岸成功的原因;同時也明白指出「年輕人應該認清,根本沒有所謂的兩岸競爭力,真正的競爭力只有一種,那就是全球競爭力」
我喜歡這句話。高中生上大學後,無可避免地會遇見很多陸生,與其兩邊互相比較,不如從中解放出來。
作者以南韓為例(終於可以舉輕鬆一點的例子了)
“真正走向世界的,是韓國。因為語言隔閡,他們的人才只能留在韓國打拼,因此才能創作出《大長今》以降一串收視率橫掃亞洲的作品。金秀賢不是在韓國,日本比《步步驚心》主角吳奇隆紅而已,就連在中國,他也比吳奇隆紅。全球競爭力一定包含兩岸競爭力,兩岸競爭力卻不見得能轉化為全球競爭力,這就是明證。”
讓我們帶著喜歡韓國歐巴,歐尼的心,走向國際化的未來吧。
結語
常常聽見對現代高中生抱怨的言論(喔,沒錯,我也常湊一腳),可是看完這本書後,一方面覺得我們這一代被譏笑是「爛草莓」的委屈,被撫平了;一方面也覺得,我也要更相信高中生,更懂得欣賞他們的優點,還有提供讓他們能不斷加值自己的學習環境。
連結: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