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

來自兩位高中國文老師的真實經驗:幫學生設計有溫度的暑假作業

暑假到了,學生暫別校園的規律生活,至少在暑期輔導前,他們都會有段可以自主學習利用的時光。身為父母或老師,到底該幫他們設計暑假規劃表,還是讓他們一直玩呢?
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思考,TT面膜的執行長,日前在臉書PO上自己幫孩子安排的暑假作息表,意外地引起正反兩極評價


暑假,到底該讓孩子純粹玩,還是邊玩邊學呢

有人對這份作息表比了大拇指,也有人跳出來反對,表示討厭「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思維。身兼教育者和母親的我,倒是覺得和學生/孩子一起安排有意義的暑假生活非常必須。學會利用時間這件事,如果能從小教起,確實能避免「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遺憾(好啦,我是有點懊悔自己浪費過太多暑假)
這份扎實的課表,有什麼特色?還有其他可能嗎?

從刻意練習到生活練習
這一份課表的課程可以大略區分成語言和運動兩塊。搭配授課老師的名字,看起來是很完整而密集的學習計畫。如果課程安排得當,這樣密集的學習,加上老師的及時回饋與修正,很接近最近很夯的學習概念「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好不好呢?當然很好。因為它說明的道理是:「以有效率的學習方式取代快樂學習」。讓學習快樂無可厚非,但快樂變成學習的最重要條件時,那何嘗不是另一種危險呢?

不過刻意練習的目標導向,總讓人覺得少了溫度和生活,如果這份課表,也能涵蓋「生活練習」,給予孩子/學生的暑假體驗會更真實
(補充:感謝熱心版友分享:
高度專注力的刻意練習應該只能三四個小時)
什麼是生活練習呢?簡單的說,就是給學生 / 孩子一個融入在日常生活的任務,讓他們獨立完成,或是陪他們一起完成
接著我想分享的是兩個很符合我心中「生活練習」的作業,設計出這兩份作業的國文老師,也都看見學生對作業的投入,以及從中獲得的生活體驗


共讀小王子,種下你的玫瑰
李老師是個不按牌理出牌的老師,當我們在高中國文的課堂上寫了一片又一片的黑板時,李老師卻率性的帶學生去騎腳踏車,去爬山。我實在很難理解這種拋棄文本的教學方式。但他的學生告訴我:「老師想教我們如何過生活。」
有天,愛教生活的李老師跟我分享他給孩子的暑假作業:「種下你的玫瑰」
過程是這樣的,一開始,李老師在課堂上和學生共讀《小王子》,特別談到了小王子與玫瑰



請你和我一起重溫這段經典話語




小王子與玫瑰,談的是「自己與愛」的關係,即使對方不見得那麼特別,我們都該感謝自己曾以為他那麼特別,那麼義無反顧的愛過他。
「想和孩子/學生談愛情,先和他談談玫瑰花吧」

談完了玫瑰花,李老師和學生一起去網搜尋去哪買玫瑰花的盆栽比較適當,再由學生和廠商聯絡送貨收貨問題(這也是很棒的生活學習),終於,在結業式那天,李老師的班級,每個孩子捧著他們的玫瑰,小心呵護,還有點驕傲的站在隊伍之間。
整個暑假,這些孩子至少會忙著照顧玫瑰,寫下他們的玫瑰日記。

準備一道食物,感受整個過程
楊老師是我在新的學校遇見的老師,她和李老師不一樣卻又很一致,一致的地方在於,她也花了很多心力在教會學生「生活」
楊老師的暑假作業,是在上完文飲食文學之後,讓學生在暑假「為家人做一道菜」,並要學生寫成文章,在開學後分享。
看似簡單的作業,卻沒有一個學生交差了事。首先,一位同學在班板上PO出他煮的菜餚,接著兩個三個,四個五個......大家都很認真的討論食材要怎麼採買,要怎麼煮,要怎麼說服家人讓他們下廚


愛是在付出中被感覺到的。學生們的反應是,要不是為家人煮這道菜,他們也許不會知道自己有多麽愛自己的家人


一個人願意為另一個人煮一道菜,說明他有多愛那個人。而做菜的人也在過程中,察覺到這件事(圖片網址

學生們不會成為廚師,但他們會從準備的過程中學會生活,學會了解花椰菜要怎麼煮才會軟硬適中,學會去撈湯汁的浮沫,學會瞭解怎麼煮出適合家人的味道
他們也會在事後的分享中,聽見一個個餐桌上的故事



從刻意練習到生活練習
「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刻意,而生活的學習必須親身體會」讓學生 / 孩子接受刻意練習的訓練,也給他們一個任務,進行生活練習,那麼他的假期,應該會豐富而且更有溫度吧~~當然,放空跟耍廢的時間也是一定要的。
我也會在自己的學生和孩子身上進行實作,希望很快就能分享自己的實戰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