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

艾西莫夫〈真愛〉:第一篇入選高中國文的科幻小說,值得被記錄

108課綱上路,可以看見出版社在高中國文的選文上,盡可能地讓題材更多元,也因此我迎來了教學生涯中的第一篇科幻小說:艾西莫夫的《真愛》




小說內容

〈真愛〉出自艾西莫夫《機器人短篇全集》,敘述電腦程式「喬」為程式設計師米爾頓尋找真愛的過程。並在科幻題材中加入推理成分,製造懸疑效果,結局出人意表。

課前思考

我們欣見國文課本文類的多元,但新的篇章進來,前人資訊那麼少,該怎麼進行?成了第一線教師們教學的考驗。

準備這一課的初始,心中燃著熊熊焰火,想要上好上滿,恨不得把畢生看過的科幻小說都細數一番,最好還要導讀劉慈欣的《三體》,艾西莫夫的《基地》《神們自己》。最後當然也要來個思辨,討論當AI趨勢勢不可擋的時候,我們在法律、價值觀、道德觀等方面,應該做好什麼樣的準備。

實際備課之後,發現這樣的敘事過於宏大,不是單一課能承載。

我最後選擇擱置那理想的龐大敘事,回到學科本質,用解讀小說的方法進行課文教學。

除此之外,我也參考「得到」APP中說科幻的方式,以清楚的標題「用(數字,通常是3-10)(名詞或形容詞 )來為你解讀這本書」(例如:基地三部曲一共表現了三個矛盾 / 三體一共由10個思想實驗組成)

關於〈真愛〉,我打算從小說情節和人物塑造兩個部分,來談談艾西莫夫向讀者提出的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是:「在真愛中,外表重要嗎?」以及「人工智慧是人類的毒藥還是解藥?」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黑漆漆的外表,難以執行的兼愛,墨子仍憑著這兩個舉動在歷史留名

墨子,一個從名字上看去,就是黑黑暗暗的人,以「兼愛」的論點,留名中國史冊,可惜的是,這種留名和他的名字一樣,黑黑暗暗

大家對孔子的認識遠多過墨子,談到兼愛,也總是覺得不切實際,不近人情。

這樣的墨子,放在高中歷史裡也還說得過去,放在高中國文課中,到底能幹什麼?連身為高中老師的我,一時也答不上話。

而這個疑問,在《墨子・公輸》裡獲得解答。不得不說,這篇文章挑得好。

(高中國文課本中,儒道墨法四個流派都有對應選文,莊子固定搭配的是〈庖丁解牛〉,荀子固定搭配的是〈勸學〉,除此之外,其他先秦思想家的選文,不同出版社的取捨都不太一樣。)

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低年級孩子學寫作?就從這三件事開始

身邊的親朋好友,大約都跟我一樣,有個國小的孩子。因此聊天時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小孩作文不好怎麼辦」

早些年,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國小該有的語文程度如何?字彙的使用量要達到什麼程度?會造句就好還是要進入段落?要能觀察文章結構嗎?這些問題我都無法回答。這塊領域對我來說是陌生的。

但霏霏終於也到了想(ㄒㄩ)要寫作的年紀,陪她寫小一升小二的暑假作業時,我很直覺式的用了幾個方法,咻咻咻,初寫作文的霏霏,居然也有模有樣。

這個方法一點也不難,即使不是國文本科的媽媽,也都很好上手。先來說好上手的原因,然後再分享我實際的操作方法。

2020年9月4日 星期五

出脫:致我們永不消逝的青春

今年很榮幸收到影響。新劇場的貴賓票,能夠到文化中心觀賞十六歲正青春藝術節的壓軸活動:「青少年劇場——出脫」的演出。

出脫的意思,既有離開現有枷鎖,也有台語(
tshut-thuat)有出息的意思。這兩個概念既相輔相成又相互背離(我很喜歡人文學科這種迥異自然學科的表達方法,是一種詭異的浪漫)

這是一場由台南市各高中職的學生,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的青少年舞台劇。以下節錄勁報的報導:

少年劇場《出脫》透過口述歷史劇場形式,將各高中生的日常與奇想、對於生活的觀點看法、自我轉變與接納,透過戲劇表演,轉化成一場淚與笑交織的青春物語。(照片來源:勁報)


身為一位不專業但很受感動的觀賞者,還是要以心得記錄表達我對劇團團長呂毅新的尊敬與感謝。許多府城孩子的十六歲,因為她而不一樣。

整齣戲劇是以拼接的方式完成,不同的青少年,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看待出脫的眼光,還有為自己找尋的不同出口。最後拼成一塊色彩斑斕的布,襯著灣裡的海風,展現青春的樣子。


老方法,我還是分享三個自己最有感觸的片段,如果喜歡的話,別忘了要一起支持影響・新劇場。
(網頁:https://www.facebook.com/nvnvtheatre/

【第一個故事:父親的職業與出脫】

這個故事說出了一道青春難題:如何與社會的標籤共存?

職業無分貴賤,是我們從小被教導的「正確」觀念。然而,現實生活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呢?更現實的問,我們可以接受別人的父親「職業無貴賤」,那,對自己的父親呢?

這一段劇情,敘述學生A的父親,是一名清潔隊員,學生A一方面深愛父親,知道父親為家裡的付出;另一方面,又覺得「清潔隊員」這個職稱有失面子,所以在學校總是說「我的爸爸在環保局工作」

學生A徘徊在這兩種真實的情緒之間。有一段她和同學的對話,便是在討論「嘴巴上說職業無貴賤,其實心裡就是會分貴賤」這件事情。

故事的最後,學生A雖然沒有大聲公開自己父親的職業(事實上也不必要),但她更願意表達對清潔隊員的感激,也更願意表達對父親的愛。我喜歡這樣的收尾,不灑狗血,卻更加真實溫暖。
讓兩種真實的情緒和諧的心理共處(有失面子和感謝父親),這本身就是個了不起的成熟。

故事還穿插了一段奇幻的想像。從垃圾的角度出發,讓垃圾為自己說話。垃圾代表的意涵也就變得豐富,它可以指涉被丟棄的物品,也指涉某些人的品格(?),甚至帶著一些思辨,指出垃圾也曾是擁有者的寶物。

每個垃圾也都曾是擁有者的寶物

【第二個故事:夾娃娃機】

夾娃娃機?有沒有搞錯,太不出脫(沒出息)了吧。
可是我太喜歡這個故事,故事中對這件事沒有任何批判

這個故事代表第二個青春執迷:瞭解你自己在沈迷什麼。即使執迷,也是執迷不悔(我是不是透露出年齡?)

故事中的學生B,將自己夾娃娃機內心的想像演示出來,在他的內心裡,娃娃機裡的物品,都具有生命,聲聲召喚他~~再投十塊,讓我們團圓~~(主角夾了一整組娃娃的原因)

不批判,用戲劇的方式呈現青少年所思所想,這就是我最佩服旅團長的地方啊(到底是吃了什麼魔力果實,能做到「不批判」?)



【第三幕:灣裡的海風】

嘿,你看過《看海的日子》嗎?那是我高中時期最喜歡的小說(我甚至有段期間動念要當未婚媽媽),我喜歡白梅最後抱著孩子,看著海的那一段描寫,那不僅僅是母親的力量,而是人與環境共生的力量。

學生C敘述自己從小在灣裡長大個故事:故事裡的灣裡很熱鬧,有可以被各式神明附身的廟公,有(偽)重聽的老人,有下雨天會去撿田螺的阿嬤,有必須處理貓咪屍體的特殊經驗,也有初一健走的民俗風情。熱鬧的灣裡,多有精神。

看到戲劇的最後一幕,學生C迎著海風,說出對灣裡的故鄉眷戀,我腦中一直出現《看海的日子》(好大的跳躍)。後來我才懂自己連結這倆者的原因,那是因為我看見了生命力。

是的,第三幕的故事,我看見了青春和故鄉共譜的生命力。
  

容我來個正向的結尾

喜歡這齣戲,一開始就是因為好看,有共鳴。更重要的是能夠回甘(?),回來整理自己的思緒,我想我看見了三道青春的風景:
第一道風景是青春的難題,而難題也許不一定要解決,而是學習與它共存

第二道風景是青春的執迷,執迷不一定能夠保證我們有出息,卻能說明我們曾年輕過(?)

第三道風景是青春的生命力,這還用說嗎,哈哈。生命力就是貨真價實十六歲標配。

圖片來源https://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3266592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https://reurl.cc/pyWAna)

致我們永不消逝的青春。

2020年4月16日 星期四

〈晚遊六橋待月記〉:旅遊網紅帶你遊六橋,教你做自己

〈晚遊六橋待月記〉是明代中晚期的知名小品文。作者是以倡導寫作應該「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而聞名的作家:袁宏道。
往年上課,我大多會聚焦在「袁宏道是怪咖」以及「發現美的能力」來推進課程。

今年上課,新進國文老師問我:「你要怎麼上這一課?我最不會上的就是這一課了。我實習時的恩師也說她最不喜歡這一課」(她的恩師是一位非常厲害的老師)

面對新進老師閃亮亮的眼神,我竟然沒辦法自信的回應她我是怎麼上課的。


說袁宏道是怪咖,然後讓學生從文本找線索,聽起來就像是拿了本旅遊書給學生,然後規定他只能讀特定頁數一樣。
就算學生讀完了這些頁數,又代表什麼呢?他還是不知道這本旅遊書在說什麼啊。

於是我摸摸鼻子,重新調整課程。



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

教學的技術online版:既然要向前,那就把重複的工作做到極致

2010年,我初任教職,一位資深老師跑來跟我說:「恭喜你。你現在開始經歷的第一天,到你退休的那一天,每天都是一樣的。」

我知道這位資深老師一片熱誠,想恭喜我得到了個鐵飯碗。可是我卻捏了把冷汗: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老師這個工作,日復一日,在講台上,說著同樣的知識,開著同樣的玩笑~~

這實在是太可怕了!(又不是佛系老師,您說是吧)

但這位老師並沒有完全說錯。上台講課,對我來說是再平凡也不過的日常:教書十年,我一樣面對著那條長長的黑板,一樣手拿著粉筆,一樣站上那會讓我看起來不那麼嬌小的講台

這位老師也有說錯的地方:教職歲月靜好的年代已成過往,取而代之的是人和制度的劇烈變動。新課程的開發,舊課程的重建,學生的輔導,沒有一件事情是簡單的。

生活成為一種詭譎的組合:我既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也過著瞬息萬變的生活。我既感受重複的倦怠,也有疲於奔命的慌張。

怎麼做好重複的工作?怎麼應對一直變動的教育現場?

而我只是數十萬教師的一個縮影。




2020年,3月21日和22日,我得到了一個珍貴的邀請,參加福哥「教學的技術Online版」。這是福哥教學技術這門課,要從實體課程轉為線上課程的轉折點(也就是會錄製我們上課的內容,作為線上課程的來源之一)。

兩天下來,那收穫和感動滿滿的。更重要的,是課程中回答了我上述的提問。

【把每一天的日常打磨到極致】

我一直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到福哥,那是在2015年的3月22日,福哥來台南推廣《上台的技術》。
從演講一開始就想上廁所的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要尿遁,等回過神來,才驚覺自己膀胱根本要炸開了。
(這時已經過了兩小時)

從此之後,福哥便是我心中的教學天王,沒有第二。

(當初的生澀網誌:三個願望,一次滿足:上台的技術(聽講&閱讀心得)

後來我去上了專業簡報力、寫出影響力,也參加過福哥其他場次的公開演講。每一次福哥都是修改投影片到最後一刻──即使那個主題他已經很熟悉了。

而這次教學技術online版,即使我們並未支付分毫學費,福哥依然投入百分百的心力。

課程的開場,我(真心覺得)福哥已經完美無缺了,他卻仍然不滿意,打算砍掉重錄。

這裡我想先停下敘述,問個問題:如果您要重新錄製自己課程的開場,您會怎麼做。而您覺得福哥會怎麼做?

(A) 重新RUN流程,確保錄製時能一氣呵成。
(B) 一邊RUN課程,一邊又調整一下細節,讓節奏更完美。

公布答案,福哥的選擇是(B)。為了讓「WHY ME」的部分再好那麼0.0001,福哥的重錄版,不但改了原先他不滿意的部分,連原先沒什麼問題的部分,他都改了。

當我看見他多加了一個門諾醫院賴醫生的臉書資料(原本只有一則,後來變兩則),心裡想:「這人真是XXX」(XXX是個負面意象的讚美詞)

講課對福哥而言也是日常,是重複的工作,但他卻能以「把重複的工作作到極致」的精神來要求自我。
(話說福哥煎牛排也是煎到極致了.......................................)

我對自己的授課很有要求,但那並非極致的態度。常常因為累,因為忙,而將就課程,想說,反正下個禮拜再好好上。

若我想從一位還不錯的老師,變成一位優秀至極的老師,或許這就是關鍵吧。

【干擾極致的魔鬼,就在細節裡】

魔鬼藏在細節中。

我也有過認真準備了很久的課程,在上課時學生不領情。
(想想我的費曼先生XD)

一開始錯誤很明顯:因為只有講述,和不斷的問答

修正過後加入分組,但是因為不太會計分,搞得大家都生氣

後來計分變得謹慎,但是不知道怎麼控制小組討論節奏,導致討論時間變成歡樂聊天時間。

干擾極致的魔鬼,在我課堂亂竄。

福哥告訴我:「小組討論時間要抓緊。」
我(傻傻地問):「那時間太短,學生討論不完怎麼辦?」
福哥(高手的微笑):「時間長在老師的嘴巴上阿」

我(舉手發問):「小組討論時,我題目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卻一直有學生問我到底要討論什麼」
福哥(耐心的微笑):「你忘了投影片嗎?」(燈愣)

我(有點領悟的問):「有學生上課參與度不高,我是不是該CUE他注意?」
福哥(睿智的微笑):「CUE學生是有方法的,你可以提醒他,但不要一直CUE他,冰山是要慢慢融化的」

我(不恥下問):「我都說明清楚了,但學生的演練還是做不好。」
福哥(眨眨眼微笑):「ADDIE,我說給你聽,我做給你看~~你有示範嗎?」

吼吼吼,這就是為什麼,我看起來還可以的課程設計,上到最後我都很想宰了學生自己

福哥教學的技術,有大方向的課程設計原則,更有那左右著課程是否成功的細節。

【一群人走得久】

憲福對我來說一直是的寶庫,有很多值得請益和學習的對象。而在課程中認識的夥伴,往往也都能在日後彼此生活中相互交流。
這次同組的夥伴,有參加專簡時就很強大的永慶學長(現在更加強大),有辦案(?)經驗豐富的林岡輝律師,在藥廠擔任專案經理的曉薇,還有閱讀教育的專家林怡辰老師。

永慶學長依然是真誠的眼神,更厲害的是他能夠擔任全組的教練,分配上台次序,還有要發射球員(?)時的戰略指導。從內容,到時間安排,都能給予精準建議。

岡輝律師的救救叫(車禍現場處理),我有幸演練過一次(雖然當時我搞不清楚救救叫是什麼),但演練過更知道自己哪個內容環節搞不懂,之後印象更深。
而讓岡輝律師親自上場演練,更可以感覺到他對主題的熟悉,以及「熱愛」。(演練到最後,我能感受到他的靈魂和課程是在一起的)

對。熱愛。這正是我的感受。真心+教學技巧=強大感染力

曉薇看起來從容自信又美麗,在討論時也都能快速發想,更佩服的是她想把一件事做完的決心(因為課程過後她就要實際參加教學技術成果驗收班),之後看到曉薇的上完演練班的心得,真心的好希望自己當時也在現場啊啊啊啊

而到了教學技術的課程才認識怡辰老師,我只能怪自己孤陋寡聞。我應該要提早提早認識她的啊。她深耕國小的閱讀教育,不管是專業或是精神,有許多都值得我借鏡。(因為我跟她聊到在高中做閱讀的難處,怡辰給了很多好建議)

而霏霏愛書「達克比辦案」,就是怡辰老師力推的書籍。講故事給霏霏聽的時候,我還忍不住小小炫耀一下。

來源: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product/5843769

因為在憲福認識這些夥伴,總會讓我了解,比我優秀的人,比我更努力。知道有這麼多人這麼努力,似乎努力也就不那麼辛苦,不那麼孤獨了。

【為臺灣而教,捨我其誰】

福哥能成為一線講師,自然有他的秘方。秘方都是不外傳的,然而,福哥不只將這些秘方寫出來,還一步一步帶著我們做,一邊上課,一邊拆解。

上這門課,破天荒的沒有付費,其實福哥很可以把我們當員工使喚,某種程度我們就是拿了好處的演員。
可是在課程中,福哥一直跟我們說謝謝,謝謝我們來跟他一起完成這件事,謝謝我們為台灣的教育而努力。

每一聲的謝謝,都像是一股垃力,把我的眼界又往上拉一層:
原來真的有這種心胸的人。
原來,范仲淹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是真實存在的。

對於這一切,福哥淡淡的說,因為「五十知天命」,他想用自己的專長,為教育做一些事情。

再過幾年,我也會走向四十歲。
而這兩天的學習,會是我四十不惑的力量。

曾經我在行政和教學間擺盪,曾經我在社區高中和市區高中間擺盪。但現在我很清楚我要什麼了。

3.23號後的課程,上起來總是多了點順手,多了點溫柔。
而我也知道自己當老師的第一天,和最後一天,一定會不一樣的。

原本想做個漂亮的ending,但其實最想說的,就是:謝謝福哥
等這門課上線,我會推薦學校老師一起學習der~~~

2020年3月7日 星期六

高一下的實驗性課程:武漢肺炎懶人包

突破教學,要先破恐懼

我向來樂於嘗試各種新的課程和教法,但也因此遇過很多質疑,不管是學生的質疑,其他老師的質疑,甚至是我對自己的質疑。

因此今年重新認識小高一,因為太珍惜和他們的感情,所以教學上反而趨於保守。保守有其好處,我對課程的琢磨會更精細;但保守也有壞處,在教學上的創造力相對被限制了



還好夥伴承君老師永遠有一雙發亮的眼睛,永遠跟我分享和合作課程。寒假時我們在討論,下學期怎麼有系統地在課程中置入「筆記力」。承君用萬夫莫敵的口吻跟我說:「我們開學來上武漢肺炎的懶人包」

一開始我實在是不知道這個主題跟國文課有什麼關係?也不認為自己有資格教懶人包(恩,是的,除了看過懶人包的書之外,我自己根本沒做過懶人包)

貿然行事,學生會討厭我嗎?會在背後講我壞話嗎?

在承君的鼓勵下,我答應她要試試看。其實我是在答應自己,要做勇敢的女性吧(?)


同一份資料,有手繪版和電腦版。這組學生的閱讀過程表現極佳
                       
從卡關中前進

開學第一周,所有的老師忙著完成進度之時,我們開始在承君的班上(108)上懶人包(而且主題還是跟國文課本沒什麼關係的武漢肺炎?)。


2020年1月25日 星期六

仙女老師的有溫度課堂:把素養放進日常
































2015年,我參加了憲福育創的簡報課,大家一聽到我的職業,第一反應就是:「哇,那妳認識仙女老師嗎?」

於是我就認識仙女老師了。

仙女老師在教學上的豐功偉業,還有她的真誠俐落,英姿颯颯,很快的我就把她當成學習對象。

2016年,我特地找了一天北上,去萬芳高中看仙女上課
(上課心得:成為仙女課堂的學生

2017年,我送自己的生日禮物便是報名憲福育創的「教學工作坊」,真正成為仙女課堂上的學生,透過課程的拆解,了解傳說中小白版的運用法則
(上課心得:簡單規則,大膽玩,創造教室裡的新風景


感覺這一路上的學習與精進,我似乎就能搭著順風車,順著仙女的步伐,成為名師?
當然不是,在學校的現實狀況,我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

因為眾多原因,我忽然覺得自己不會上課了,站在講台上的每一分鐘都是在演戲,那種感覺異常痛苦。每一堂課,似乎都有另一個我,看著傷痕累累的自己,努力裝作沒事。

在一篇推薦仙女新書的文章中,寫這些血淚史好像是來「黑」仙女的?其實不是。

那段挫折其實是讓我不得不全面檢視自己的教學,甚至去思考自己那麼固執的不用傳統而安全的教法,真的是對的嗎?(結論:是對的。很開心我依舊深信不疑)


《仙女老師的有溫度的課堂》那樣溫柔,陪著我小心翼翼的撫平傷口;又那樣的完整,陪著我從每個角度去省思自己當初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並且找到再次嘗試的方法。
如果你是一位高中老師,這本書可以陪你再次檢視自己的教學;(你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仙女老師的做法,但她的做法值
得你一探究竟)

如果你是一位關心「素養」的父母,這本書也有很多實用的技巧,可以提供我們在和孩子互動時運用。